王氏雖被罰了三個月的禁足,可到底是陳王麾下愛將錄事參軍謝昌獻來的女人,利益相關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到一個月,也不知道那謝昌給陳王出了什麼鬼主意,太宗過河拆橋罷了趙普的相位。趙普不甘被貶,臨走給陳王支招,讓他結交朝臣向皇帝進言:皇長子趙元佐之所以一直稱病不上朝,是因為盧多遜、趙廷美的餘黨經常偷偷拜會。
太宗聽聞大怒,對趙廷美進一步削爵幽禁。
皇后擔心皇長子趙元佐再受牽連,會徹底失寵,便向太宗求情,言“父子本為一心,大郎只是重視親情,才會受小人挑撥,陛下莫要聽信讒言,使父子誤會嫌隙。”
太宗聽後憂心忡忡,便將楚王府中所有宦官、宮女一律撤換。
皇長子趙元佐形同軟禁,心中也惱恨,抑鬱加憤怒,竟然得了間歇性狂躁病,隨從一旦犯了小錯就揮劍砍人。隨從受了氣,又添油加醋地稟報給太宗。
太宗更生氣,雖有韓王趙元侃竭力為大哥求情,然太宗對長子越來越失望。
皇后也著急無奈,最後竟然使出殺手鐧,向太宗告發之前的種種全是楚王妃私下所為,皇長子楚王對此一無所知。
其實皇后一直都不怎麼喜歡楚王妃馮氏,嫌棄她跟陳王的關係不清不楚,而且孃家也不夠顯赫,對楚王的助力不大。可楚王堅持非她不娶,還在太宗的勤政殿前跪了兩個時辰,硬是求來了這門婚事,皇后也只能遵從。
不想,馮氏嫁給楚王后,她孃家那邊便小人得志,打著楚王的名號,在外橫著走,傳到皇后耳邊,就更不喜歡這個兒媳婦。
這也就罷了,偏偏前段時間,就在皇后的眼皮底下,楚王妃竟然在圍獵場私會陳王,還收買陳王府的丫鬟栽贓嫁禍陳王的一個寵妾。這劣勢的手段很明顯對陳王餘情未了,而這小肚雞腸的模樣又如何能成為未來的太子妃和皇后。
皇后聽聞這事,當場臉都快氣綠了,可圍獵場那多人也不能大張旗鼓的發作。
她只能把楚王夫婦叫過來,想借此敲打敲打,不想陳王竟當場斬殺了那個被收買的婢女,面對皇后的質問只說,“清理門戶!”楚王又極力維護自己的妻子,皇后也只能作罷。
可是,馮氏對陳王的私情,還是暴露了芸香這枚棋子,皇后更為惱火,也就越來越不能容忍。
如今,楚王因趙廷美之事越陷越深,朝臣又在陳王的唆使下,屢屢向太宗進讒言,如果不能儘快擺脫這件大麻煩,只怕太宗真的會放棄這個長子。
於是,皇后果斷棄車保帥,找來一堆支援楚王的臣子和楚王府身邊的心腹,製造口供證據誣陷楚王妃,並直接呈給太宗。
很快,楚王妃孤立無援,陷入絕境。
太宗心裡不願意放棄長子,可這個兒子跟他不同心也是被氣得夠嗆。
如今,皇后等人給了臺階,他順勢就下:一來,太宗本人是情願相信這樣的事情,不願承認長子不聽話;二來他也是為了讓這個兒子明白,違反君父心意的下場。
因此,太宗竟然不給楚王妃任何申辯的機會,下旨即刻賜死,還令楚王趙元佐親自監刑!
如此殘酷的事實,卻令楚王趙元佐對君父更加絕望。
楚王妃受刑之後,他經常手拿弓箭站在高樓,看到有太宗信任的宦官、侍衛經過,就一箭射過去。眾人大為驚恐,又有陳王暗中搞小動作,便加倍在太宗面前詆譭趙元佐。
漸漸地,太宗對這個長子,也就心灰意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