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見餘福似是不知這心學,皺了皺眉頭,便開始從頭說與餘福聽。
陽明學,通常又稱作王學、心學,是由大儒王陽明發展的儒家理學。而後發展,又分成了七個學派。
餘福聽到七派,心道,這倒是與我全真道教一般,分裂成了七個門派。想來也是道義有所不同,這才如此吧。
江右學派,南中王門學派,閩粵王門學派,北方王門學派,浙中王門學派,泰州學派,楚中王門學派。
各派主張不同,也不與分說。
徐階,與唐順之,還有這李玄機,都算是江右學派。
餘福聽了還有李玄機,心中不解。這李玄機不是隨山派的人嗎?怎麼還能加入別的門派?
餘福心中想著,疑惑的看著李玄機。李玄機則是開口解釋道:“這心學門派與武林中的門派不同,只是一種思想上的信奉。與這佛教,道教相似,再加不也是可以吃齋唸佛?”
餘福聽了點頭表示同意,這點到是與自己此時相似。自己雖是此時身在道門,可還沒到將一生都至於此處之意。
徐階不理而知,繼續說著這心學來源。
王守仁自從龍場悟道,便開始到處講學。而後又說了王守仁一生為官經歷。
只聽的餘福啞口無言。要說這王守仁一生坎坷,可從沒有自怨自艾,而且每次有什麼困難之事,總是能輕易化去。更有甚者,則是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
要說這些事情,餘福也有過耳聞,當時只以為是距自己不知多少年的高人,此時一聽卻是離自己這年代沒有多遠。
再加上徐階口才,能言善道。餘福都覺自己親眼見證了這王守仁的一生。
直到徐階說完之後,餘福這才明白徐階用意。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前言只是講述,後面四句則是真理。餘福雖是沒讀過什麼書,可對這讀書人肅然起敬,尤其自己那二師兄唐順之。
此時見這徐階似是比自己那二師兄更強上一些,餘福打從心底佩服。
這到讓餘福想起上次徐階出手闊綽,此時心中明瞭。
別的不說,就說這徐階的口才,要去京中茶館說書,怕是都能發財。
徐階說完之後,也不多問,直接又開始說這弘陽教之事。
“弘陽教雖是如此,倒也不至於傷害無辜。而且剷除這弘陽教倒也不難。”
要是初時就說這話,餘福定然不信,可此時在見徐階,就覺這徐階身邊都閃著金光,似是神仙下凡,順口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弘陽教中弟子多是尋常百姓,雖是也學過一些武功,可也是為求溫飽。”
餘福聽完連連點頭,要說現今雖是太平盛世,可有些地方卻也是常年災害。一些窮苦之人為求活命,逼不得已,這才當和尚,當道士的,就像那閆浩,閆鵬二人,不也是因為這樣,這才到如今的地步。
喜歡嘉靖餘福請大家收藏:()嘉靖餘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