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答道:“這一招是我所學逸劍術的七式其二,下一招叫陌上削香。”
燕時彌對李弦之前的話已然無可懷疑,認真的看他一眼,已經將之引為生平大敵,此刻見他又要進招,再不讓先機,一劍遞出,演化出花開於枝、漸生漸長之感,而當那盛放開成,便要直取李弦喉間。
而她這一劍仍在途中,其咄咄逼人之勢已是洶湧而來,其人更是毫無弱女之姿,而如縱橫天下的豪傑一般,一劍出威勢駭人,已是狂相盡顯。
而李弦手中無劍,卻要如何應對?
嘿,這一劍先前我便已備好,李弦心中暗道。
他方見敵來,便一手抓流,將之化分千萬,再擲釋而去。於是他的身圍積了千百流,或行或止,再如被他催動的劍氣一般,受其指使,御擊其敵。
在陸地時,無論他操縱內力的技巧有多好,這一點內力都發揮不出如此效果,但在海中,借水流之力,卻能成功的發出此招。
只見那些尺許的劍形水流穿梭海底,從種種奇妙的角度攻擊燕時彌,更是或半流而止,或半止而流,不斷的消失與出現,使得燕時彌擊之常落空處,更令她因去避躲那些消失後又重生的劍流,徒耗許多氣力。
她完全無法猜度這千百劍流中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於是旁人一眼看來,燕時彌便如墜阡陌之間,任那百道縱橫,已遭亂而迷眼,所行連番受限,全然不知何往。
陌上千般風景,亦有萬般流連,李弦的流連更不知何處斷。
只見他當前處理水流的操作極為精妙,以內力引之,劍指每每瀟灑的一挑,便飛一劍水流,用以遙遙擊之,其意態亦甚暇。
這是這一招的第二階段,最善群攻,亦是最擅群攻於人。
若是依此情景發展下去,恐怕燕時彌遭致敗亡也只是早晚的事。
而當燕時彌偷眼看見李弦的悠閒神情時,心下不由大怒,再發震盪空氣之技,卻見李弦見此同時以劍指圓圓畫弧,水劍小流便多被驅著繞她三尺而行,導致她這一下震散的只有小半,而剩下的水劍小流眼看著就要重整旗鼓再度圍殺而來。
可是不然,燕時彌已然得了瞬息之機。
只見她趁此短暫良機積蓄了內力,雙手握劍虛斬向李弦,手中之劍爆發出一道長達十尺的湛藍劍氣,兇猛地破開海水,無情地襲向李弦。
這劍氣所至之處更是在海中帶出一道真空。
內力便是武者的根基,此時兩人內力的差距終於再次體現出來,李弦若能以硬碰硬,又何苦讓了這一劍的節奏,令敵人藉此發出大招?
這一招的威力的確驚人,但失之簡單直接,若是敵人有意防備,便很難命中,故不能平白髮出。
可是燕時彌此時用來卻恰到好處,只因李弦處於做過決定的狀態,當他正在操縱千百劍流躲避之時,不管他天賦多高,這一下分心多用,對這一擊便是難以躲避!
而且這一招有一個難纏特點:
當它斬身之前,將先斬人魂。
而此刻,它的前半招已然中了,只見李弦的精神似乎被凍結一息,雙目也木然一瞬,他所操縱的水劍之流更是悉數化散。
當他回神之時,劍氣已然臨頭。
李弦的招式花拉呼哨,又華麗又精妙還得配上心境和道理。
但這一招就很簡單,就是在講:中了就是死。
當真高下立判。
喜歡入戲錄請大家收藏:()入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