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是莊子上,莊子上灌溉十分方便,但是這裡,真要是澆地的話,得一桶水一桶水的從河裡挑過來。
這也是為什麼農戶種地,從春耕一直忙活到秋收。
因為澆地太費時費力了。
但是又不能不伺候。
你不伺候莊稼,將來到了收成的時候,莊稼就不伺候你。
冬天等餓死吧你。
所以,百姓們一年到頭,勤勤懇懇,大多數也只能讓自家吃個溫飽罷了。
種地可是十分不容易的。
一場雨,省去很多力氣。
山上的屋子裡,柴昭等人又聚集在了一起。
“接下來,咱們就要開始一邊兒照顧著地裡,一邊兒開始準備重新建造臨潁城了。”柴昭說道:“里正叔,你是當地人,你有什麼想法沒?”
里正想了想,然後說道:“這黃土崗上的所有人,都是臨潁縣逃出來的人,大家都很念舊,我想著,臨潁城,能不能修的跟以前一樣,尤其是城門樓,還有城樓上的那一處打鼓。”
柴昭聞言,就知道里正這是想起了前任縣令,至少,城門樓修起來,也能給所有的人留個念想,也能讓所有人記住前任縣令。
要不是他,這裡也不會逃出來這麼多人。
“城樓,鼓,這倒是沒問題,但是城內的話,咱們沒有圖紙啊。”張禹說道。
“里正叔,城裡的街道房屋,您記得多少?”柴昭問道。
“都記得。”里正說道:“我在臨潁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了,每一條街道,每一處房屋,都熟悉。”
“以前啊,城中鄰居之間,家長裡短的,有鬧矛盾的,我走街串巷,給人家去說好話,去調解,都記在心裡啊。”
想起以前的事兒,里正的心裡,又開始泛堵了。
“那就行。”柴昭說道:“張兄,準備紙筆,里正叔你回憶一下,張兄,會畫圖嗎?”
“略懂一二。”張禹說道。
“成了。”柴昭說道:“就這麼來!張兄,你和里正叔負責圖紙的事兒,我去集合所有的青壯,伐木,採石,準備材料,咱們說幹就幹。”
“好!”張禹也被柴昭的這股子幹勁兒給帶動了起來。
至於李秀寧,她依舊是做柴昭身後的女人,幫著柴昭管理山上的這些婦女們,在背後支援著男人們去重建家園。
當天晚上,張禹就將圖紙給畫出來了。
畢竟是複製從前的臨潁城,而不是重新創造一個新的臨潁城。
就算是讓柴昭去創造,這些念舊的人也是覺得,還是以前的臨潁城好。
圖紙畫了兩份,晚上的時候,柴昭花費了一些建設點,讓系統掃描了一下,然後印在了系統之中,讓系統標註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