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聽故事都不喜叫旁人告訴他之後會發生什麼,似乎那樣就沒有了故事的趣味了。
但當你循著史書自後向前看,萬事萬物都有塵埃落定的哀豔。
聚散皆有前緣,歸途回首是來路。
她無限深情的高明落子,時隔百年光陰,終究會在有心人的眼中濺起千層浪。
寫在“夢金凰困籠,以鉞欲殺之。神鳥人語,曰封吾者天之道,安敢範乎。公主毓素果決,言困籠夢中之禽,不可殺乎?”之後的那兩句,失憶的江水也讀了史書。
毫無疑問,她記得後面兩句。
一句是:“次年,公主毓夢薨,齊帝歸權。”
另一句是:“齊帝少有大智而荒唐,能平四海,萬民敬仰。”
於是這是儲毓死前看見的最後一個秋天,拖著枯朽病體,要以一己之力和儲昭身後的那些大才們抗爭。
一群只知道高歌理想的狂士,不願腳踏實地,儲毓站在他們目所不能及的幽深黑暗裡緊握枷鎖。
比何以敵君子?唯小人爾。
有些事當真是有理有據,叫人自己都能夠倍覺可笑得發現,邪不勝正這一句話又多了一個可以佐證的依據。
後世人對這個攝政公主褒貶不一,但無一例外都覺得她比不上平定五湖四海的暘齊帝。
最多慨嘆一聲,她一介婦人居然能在暘齊帝的威嚴下苟延殘喘一年,實在不容易。
除了最隱秘的記載,沒人知道其實儲毓後來也不再是光明坦蕩的那個公主了。
儲昭自以為行事隱蔽,想著不損傷姐弟感情而漸漸收回屬於自己的權柄。
原想不動聲色地安插人手卻各個都落不在實處,看著面前各個傲骨博才的有識之士只能當一些沒有實權的官吏,管雞毛蒜皮的小事。
他便覺得萬分有愧於先生。
儲毓原本只是想讓這孩子慢慢成長,不矯枉過正,愛耍小性子那自己勞累些多擔待著也無妨。
可既然昭兒有心藏拙來糊弄自己這個皇姐,她也選擇陪他演戲。
想要奪權麼?
來吧昭兒,帝氣在身的昭兒,讓姐姐教你什麼叫真正的兵不血刃,衣冠楚楚魍魎為影。
古往今來多少真情都在或假或真的來回交鋒演戲之中消磨乾淨。
儲毓也不例外。
她也曾有被氣得嘔血不止,而後真動了殺機企圖取而代之!
“皇姐,皇姐!”
儲毓以袖掩住唇猛咳不止。
她小幅度拉開衣袖看到上面豔豔鮮血,氣急而笑:“君上既然已經如此說了,本宮難道還能抗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