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接到鄴城訊息的時候其已經在無終縣整頓完畢,又接來了鮮于輔與閻柔,做好了一切準備,是當真要幹到烏桓人的老巢去了。
不過在出徵之前,知道了袁譚兵敗身亡,徹底覆滅的訊息,也是好事一樁。
雖然知道有那麼多大將坐鎮,這袁譚必然是不能得手,但這袁譚死了,終究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只不過袁耀也萬想不到,袁譚最後竟然自刎而死!
要說骨氣,這袁譚確實要比那袁尚有骨氣一些。
只可惜,這袁譚的一生終究是個悲劇。
從少年起,就被自己那三弟給壓制,其父袁紹,就是臨到死,似乎都存著扶那袁尚上臺的意思。
到的最後,卻又被自己兄弟坑害。
兵敗身亡,卻還只想著為父報仇。
或許未能有雄才偉略,但也算是個不錯的儲君了。
卻不曾想,這袁譚竟然步了其父的後塵,也落得了個自殺的結局。
還有那郭圖,看不出來竟然願意為的袁譚直就赴死。
或許也正是因為袁譚那個性,才會叫郭圖如此吧!
心裡感嘆了一陣,袁耀繼續看起來甘寧與許攸共同起草的來的報信。
戰場上的情況甘寧描述的很詳細,戰略上的過程呢,則有許攸解釋。
是以袁耀雖然不在鄴城,整個經過也算知道的比較清楚了。
郭圖,袁譚陣亡。
張南,焦觸來降。
袁熙被俘。
到的最後,許攸也在信中提了提田豐在此過程中的“作用”,而對如何處置這田豐,也是要求袁耀的決斷。
...
袁耀終於算是有些明白當年那袁紹為何要殺這田豐了。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田豐有一個特點,就是把自己的名聲看的太重!
以前是往往不顧及君主的臉面,這也就罷了。這會竟然是不顧天下百姓的安危,要把袁譚給引入鄴城,只為能報其那什麼救命之恩?
看來當初袁紹是早看出這田豐的臭毛病,這才不惜痛下殺手。
咱們都誤會本初兄了啊!
而到的這份上,袁耀也當真不想再給那田豐機會了。
這老傢伙都是死過一回的人物,卻還冥頑不靈,即是如此,也無留下的必要了。
只怕許攸也是有這心思,卻摸不準自己到底對田豐是何態度,這才來求的指令。
袁耀當即就是大筆一揮,直接又叛了這田豐死刑,只是還念其有身份,這才給其留個全屍。
至此,河北袁紹勢力大結局終究定下了。
趙王袁紹與長子袁譚相繼自殺而亡,二子袁熙被俘,袁耀也不管他降不降的,直送去了繼承了袁紹爵位的袁尚處。
幾個重要謀臣,未參合奪嫡之爭的許攸身居高位,成了河北世家的領頭人。
逄紀投誠有功,亦加官進爵。
沮授康概赴死,審配苟且偷生,田豐被袁耀下令處死。
郭圖戰死沙場,辛評不知所蹤。
可謂是各自有各自的結局,也是各自做的選擇。
北方最大的諸侯,終於徹底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