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自為趙王,袁術又讓出了大舞臺,對此沒有多大反應,其餘西面的諸侯,可就不淡定了。
而這不淡定中,就要屬在漢中的劉玄德,最是激動了。
“那袁紹違背白馬之盟,竟以異姓稱王,人人得而誅之!”
一知曉了這訊息,劉備就要去尋張魯,欲求其引天下義兵,共擊袁紹。
而劉備也是這麼與身邊的徐庶說的:“此乃天賜良機!”
“待的那袁紹陷入四面追繳,必然唯有滅亡一路。”
“其四州之地,即是要空虛無主,亦給吾等奪取基業之間”
這劉備可當真是打的好主意。
想把群起而圍攻袁紹,更想渾水摸魚,趁著袁紹被攻伐的時候,偷取一州一郡,好做基業。
可惜...這激動的話語直接就被徐庶給潑了一盆涼水。
就見徐庶只是搖頭道:“主公要去尋張君師,必然不會被應允,相反,怕要更受打擊。”
劉備聽得眉頭一皺,難得是反駁了自己這軍師一語道:“軍師為何如此說來?那袁紹如此放肆稱王,自該群雄並伐,張君師又如何會不肯?”
徐庶直是搖頭道:“如今各家各有基業,更有天下第一大勢袁術在前,欲要召群雄而伐,實是難矣!”
劉備聽得沉默不語。
他明白徐庶話語中的意思。
這會可是不比十年之前了,十年之前,天下大亂初顯,各家都沒有自己的根基,那是舉兵討董,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而如今,各自都在自己的地方上經營了十年,又怎麼可能輕易捨棄自己的地方呢。
就說張魯真是帶兵去了,指不定回頭就被劉璋給剿滅了。
再說中原還有一個巨無霸袁術,這要伐袁紹,還得看看袁術的眼色才行。
反應過來的劉備這才哀嘆道:“大漢江山毀矣!”
“有此一人稱王,日後稱王稱霸者,定是紛紛效仿其行!”
“江山社稷不復,直叫吾如何面對先祖!”
劉備說著,也是忍不住流下淚來,真叫是一個悲切啊!
徐庶也是被其感染,寬慰道:“以今日之勢,主公更當愈加奮勇,早日入主蜀地,才好有所作為!”
劉備這會可當真是顧不了劉璋同為漢室宗親的身份了。
這亂世不過才十年,袁紹就稱王了!
只怕再是拖延下去,那就該有人要稱帝了!
屆時這大漢江山,就當真完矣!
劉備重拾心情,鉚足了勁頭要藉助張魯軍馬,殺進蜀地。
然其還沒動作,這張魯就給了劉備大頭棒喝。
...
自初平二年,張魯入主漢中之地,即改漢中郡為漢寧郡,到的今日,已經將近有十個年頭了。
對於一個軍閥而言,割據一地十年,是說短也短,說長也長。
然而對張魯而言,那已經夠了。
這張魯,不僅僅是漢末割據一地的軍閥,更是天師道教祖張陵之孫,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師。
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宗教領袖,一個的領袖。
這可不是說說的宗教領袖,是正兒八經,連著于吉那老神棍都比不上的。
到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蒙古帝國第七任大汗,元朝第三位皇帝)時期,這張魯被追封為“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
這種的政權,對於地區的掌控力是極強的。
是以劉備見得張魯的時候,本身不清楚種種優劣性,只覺得這張魯很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