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是一旦出了什麼茬子,那可是大罪一肩挑,全怪自己頭上了。
更何況這糧草督運,本就很容易出些問題。
樂就能完成的如此出色,也當真算是不易了。
樂就聽得袁耀誇獎,知自己表現公子皆看眼裡。
只要公子見得眼裡,那日後加官進爵,還能少的了自己?
當即行禮道:“此乃樂某分內之事,乃堪的上公子讚揚。”
言罷,似乎又是因為心情大好,才想起介紹起身邊人與袁耀到:“公子,此人乃是李通,字文達,本就是荊州江夏人士。”
“此番潁川一戰,也算棄暗投明,被太史慈將軍所說動,如今願歸了公子帳下。”
樂就話音剛落,就見邊上這將急是下拜行禮道:“李通拜見袁公子。”
袁耀聽得著實大喜,是萬沒想到還有還有這一出!
這李通可也算個不錯的人物了,沒曾想最後還是歸到自己帳下來了。
不想這太史慈還挺能說服人來的。
當即就笑言道:“文達將軍既然已降,怎麼不與子義將軍共去伐了那曹仁?”
本是活躍氣氛的一句話,不想卻叫李通面露一些尷尬。
袁耀見得就知自己猜錯了。
本以為這李通乃是受魯肅或者是太史慈軍令,留在此地。
這會看起有些尷尬的神情,卻知非是如此。
還是樂就在旁解圍道:“與當日黃老將軍那理由相同。”
這話袁耀一聽就明白了,也心道難怪這樂就人緣好的出奇。
只因其說話還真有些講究。
一句話,是即說明白了原由,也叫李通知曉袁耀陣下的黃忠原來也曾這般,好叫其別是心有芥蒂。
也明瞭這李通為何有些尷尬。
作為一位降將,不願面對舊主,說是有情有義,卻也不見得在誰面前都是一件能接受的事。
若是換個人,卻也有可能存著“你這都已是降了,卻還念念不忘舊主,莫非還存有異心?”類似這般的念頭來。
不過袁耀作為一個現代人,思維想法自然沒有這種侷限性。
畢竟在他看來,像是投降之後轉頭拿起兵刃對對著舊主的,怎麼看也是更叫人不恥一些。
是以當即就恍然道:“原來如此,昔日黃老將軍在荊州不願面對那劉景升,卻反是為吾練就了一支強軍。”
“今日文達也有此心,看來也當真是有情有義之人啊!”
李通見袁耀並不介意,也是松的口氣。
卻聽袁耀再說道:“不過如今也一時無有強軍可叫文達操練,還是先在樂將軍帳下,一同負責這糧草督運。”
袁耀說完也覺是有些可笑。
這好像是上天註定的一般,每一個入了自己帳下的新人,那別管是招納來的還是投降來的,都會與這樂就扯上一點關係,簡直就是避也避不開,都特孃的成他老樂的自己人了。
李通自無不應,也是認準了樂就這個新上司。
而見是李通之事說定,樂就才是與袁耀說起道:“聽聞公子來此,休若也欲求見公子一回,公子你看…”
“速速請荀公來見!”
樂就話不說完,直接就被袁耀給打斷了。
此番到潁陰來,可不就為把荀家這艘船,也徹底綁在自己的戰艦上。
如今聽荀衍主動來尋,袁耀自是欣喜不已。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