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
稍作停留,在彭城整頓了一番的袁耀又是帶著周泰,陳到,李豐加上老丈人的高順,即刻就往西而去了。
實在是擔憂自己那老爹,面對曹操還會吃大虧啊!
好在袁耀離開的時候,還未聽說西面有戰事不利的訊息,只是袁耀也耽擱不起。
而袁耀還真沒猜錯,自己還未與老爹集合,這西面老袁家的部隊,自己卻差點內部翻車。
究其原因,那還得從那非常善於拖後腿的大漢天子劉協說起。
…
卻說劉協叫國丈董承送出了衣帶詔,在外卻是一點訊息都沒有,偏偏董承那送出詔書的死士是萬般肯定已送到了袁術手裡。
這就有些詭異了,要不就是那死士說謊,要不就是那袁耀接了詔書卻不廣告天下。
劉協仔細的盤算了一下,這死士說謊的可能性該是不大。
畢竟那死士壓根就不知道自己送的是何物,根本沒有必要扯謊。
既然那死士不會扯謊,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袁術得了衣帶詔卻沒有反應。
這可又是讓劉協迷惑了半晌,不明白自己送給他的利器,為何那袁公路卻是不用。
後來還是國丈董承給想明白了。
“陛下,那袁公路當真有仁義之心啊!”
這一聲感嘆,那是直把劉協給弄的有些吃了一驚的。
實在不明董承為何如此說來,卻又心中很樂意聽得這仁義之言,天子劉協也是連忙問起道:“國舅何處此言?”
卻聽董承有些感慨道:“回陛下,臣私下是苦思冥想,陛下那衣帶詔,與袁術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若是換吾取得,必是早早就廣告天下,好叫天下人知曉這曹操惡行,為己作戰而開闢道路。”
劉協聽得也是連連點頭。
這也是其心中所想,更是不明白的地方。
聽得也是應道:“此事朕自然知曉,卻也是有久久不明之處。為何那後將軍卻是把這百利無一害的事情一直捂著,不利用這事來?”
就見董承直是點了點頭,極是感嘆道:“這就是為何吾說的後將軍仁義啊!”
“就臣想來,後將軍得有詔書卻不發,乃是顧及臣下的性命啊!”
“若非如此,臣也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理由了。”
劉協聽得心下大驚!
是怎麼都沒想到董承會的這緣由。
但細細一品,也當即明白了董承話裡的意思了。
“若是那袁公路用的這詔書,只怕董承是要被曹操給盯上了。”
不想袁公路卻是考慮的這處?
劉協心裡那叫一個震動啊!
值到了真正危險時刻,才方顯英雄本色。
袁術起兵來救駕不說,更是為國丈性命所憂慮。此般大仁大義者,哪裡不叫人感觸啊!
念及此處,劉協也不禁有些心中激動,直呼道:“就不知還能為後將軍做的些什麼。”
卻聽董承說道:“如今臣在外頭也收到些訊息,後將軍那是勢如破竹,早把曹賊打的連連敗退。若非是河北袁紹來救,只怕早就不敵了。”
劉協聽得更是不滿,直呼道:“看來那袁紹也非什麼善良之輩!”
這劉協那是把所有與袁術為敵的,都當是與大漢王朝為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