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其實壓力很大。
如果再多給他十天半個月,只要拿下宛城,屆時抵抗袁耀自不在話下。
誰料那袁耀在屁股後面跟的如此之緊,絲毫不給自己這點時間。
而自是知道袁耀就在自己後方不遠,留給曹操的不過也就三條路。
其一是走為上,見好就收,帶著新降的龔都與萬人黃巾兵即刻北歸,也算略有斬獲。
其二是背水一戰,趁著還有幾日的功夫直破了宛城。只是這要面對的風險也實在太大,要是稍有不順,未能一擊得手,必被袁耀與宛城兩面夾擊,更為不利。
所以曹操就算再有魄力,也要衡量一二。
最後嘛,就是取二者之間,以主力抗拒袁耀,使疑兵圍困宛城。待破了袁耀,宛城自不再話下。若是不行,也可循循而撤,留有餘地。
是以這會,袁耀也終於能見識見識這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的曹操了。
...
曹操的外貌其實並不是十分出眾。
身長七尺,在這個年頭比起尋常人雖然不算矮,但比起邊上那鐵塔一般的典韋,那就相形見絀了。
只不過如今其不過四十剛剛出頭,正是身強力壯,揮斥方遒之時。加上曹操自帶的光環,只讓人覺得有些奪目。
至少在袁耀眼裡,是不敢以貌取人的。
這邊袁耀看著曹操,那邊曹操也是注視著近年風頭正盛的袁家小子。
上回在徐州,兩人雖是交手一番,卻是連個照面都未打。
畢竟這袁耀來下邳的時候,曹操自己早是跑的無影無蹤了,又哪能見得一面?
是以這回,還當真算是初次見面了!
卻見那袁耀頭戴一頂熟銅獅子盔,腦後斗大一顆紅纓,身披一副鐵葉攢成的鎧甲,腰繫一條鍍金獸面束帶,前後兩面青銅護心鏡,上籠著一領緋紅團花袍,上面垂兩條綠絨縷頷帶,上穿一雙皮氣跨靴,坐下一匹黃驄烈馬,腰間配著一把紋龍寶劍,正是直直看著自己。
乍看過去,當真是氣宇軒昂,神采飛揚。
江東小郎君之稱,絕不是浪得虛名!
兩人互相遙遙打量了一番,袁耀才是先開口道:“曹孟德!你無故討吾袁家汝南,更是襲擊張氏,豈是要謀反呼?”
袁耀心裡是佩服重視著曹操,嘴上那也是一點不客氣。
這話說的雖然有些取巧,但也不算亂扯。
汝南可是老袁家的大本營,後來袁術不爭氣,雖說實質上是丟了,但這名義上那也是祖籍所在。
如今被曹操伐了一回,批判兩句,也是應該的。
曹操哪裡能示弱,直應道:“袁耀!你無故伐取荊州,已行叛逆之舉,人人可奉義討之,豈能說吾師出無名?”
說著也是提出劍來,高呼道:“閒話勿要多說,且讓吾曹孟德看你究竟有多少本事!”
言罷,就見一騎而出,正是那先登了安昌城頭,立下功勳的樂進。
這邊匯合了袁耀的徐晃也是直上前相迎,一把大斧直就截住了樂進。
兩人鬥了十合,也不分勝負。
在曹操身側的夏侯淵見得,直就介紹起道:“此人就是那徐晃徐公明。”
曹操向場中看去,那徐晃果真是孔武有力,雖用的是一把大斧,感覺很是沉重,然其在馬背上卻絲毫不受影響,與樂進斗的是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