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功,便成仁!
只不過劉表畢竟不善與軍事,殿內蔡瑁知其欲要親率大軍,只勸道:“還是讓末將守住長板坡,必不能讓那袁耀進得半分。”
本來這劉表賬下之人,也唯有這蔡瑁極受信任。
可丟了江陵之地,劉表哪裡還敢讓其率領最後的希望,只言道:“德珪勿要多言,此戰吾必親自督戰,德珪屆時跟隨左右便是。”
這堅定的話語也讓蔡瑁知道再勸也無用了,只是領命退了下去。
又見賬下有一人出列道:“將軍既欲親領大軍,不若修書一封至於兗州,向曹孟德求援出兵。”
劉表仔細一看,乃是自己同鄉人。
身著樸素外衣,帶的幾分文雅之氣,年歲不大,與自己長子劉琦相似。
此人名喚伊籍,字機伯。
劉表聽得卻道:“只怕那曹孟德懼怕袁公路之勢,不肯出兵相助。”
伊籍當即就道:“某願為公親自走一遭,必說服那曹孟德出兵!”
正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這等危急時刻,還有人主動請纓,已是不容易了。
劉表著實欣慰,當即就道:“好!即令機伯為從事中郎,替吾說服那曹操出兵來援!”
伊籍拱手稱是,卻未立刻行動,而是又說道:“不僅如此,吾還欲去尋那劉玄德,請他相助。”
劉表自也是應允。
只言道:“只是機伯此去還需快些,吾料那袁軍近幾日就要動身。”
伊籍應的一聲,心知事不宜遲,當即就領命而走,直往北方而去。
老實說袁耀剛下荊州的時候,劉表當真是沒想過自己會敗的如此之快。
就算是張羨叛亂,導致袁耀渾水摸魚取了長沙桂陽,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只是當江陵也失去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如今是決戰的時刻了。
至於曹操來後,會不會強客壓主,那也不是現在能考慮的事了。
是以伊籍說的此建議,也無人出列反對。
唯一擔憂的,卻是那曹操與劉備能來麼?
就算來了,還來得及麼?
大殿內沉默了三秒,還是蒯良出列道:“將軍既是欲要親自出徵,則襄陽由誰所駐?”
一聽此言,劉琦與劉琮皆是挺直了腰桿子,欲求留守襄陽。
畢竟這時候,誰留在襄陽,那就代表誰在父親的心裡更重要一些,兩人自是誰都想爭取。
劉表也是看了看兩個兒子,心中卻早已有的思量。
直說道:“劉琦!”
劉琦聽得父親召喚即是心中大喜,直就出列高呼道:“孩兒在!”
“留你五千兵馬,隨子柔守襄陽!”
劉琦聽得立回道:“孩兒必守住襄陽城,迎父凱旋!”
說著也是心中暗喜。
“看來二弟在江陵之敗果真有影響,如今在父心中,卻又是我重要些了!”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