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沒有的!
還不是為了老爹你給硬生生造出來的!
想歸想,聽著袁術的疑問袁耀還是立刻應道:“初次聽聞,孩兒亦難相信。然經四方打探,似乎確有流傳此人,尤其在徐州一地,所傳甚廣。”
說著也是一嘆氣,很是可惜的模樣,再說道:“可惜此等高人,行蹤飄渺不定。兒在徐州已盡力相尋,卻未能尋到此人。”
“還真有此等高人!”
袁術聽得心中已信了大半,畢竟此事一去徐州打探就能知曉的一清二楚。
當即就是說道:“既是如此,雖是飄渺難尋,然為稱帝大事,也必尋得此人!”
袁耀立刻應道:“當是如此!”
心中卻是稍稍舒的口氣。
這得道高人可是比玉璽還難找。
畢竟玉璽雖遠,好歹也是實打實的東西。可這什麼高人完全是袁耀讓糜家做的虛假宣傳,那是不管怎麼找都是尋不到的。
如此一來,卻又是能拖的些時日了。
然袁術稱帝之事要先緩緩,荊州攻略可是再緩不了了。
如今曹操退回兗州,目光放在長安。徐州呂布又是穩住腳跟,與夏侯惇纏鬥,正是入荊州的好時機!
見的老爹不在說稱帝這話題,立刻就是說道:“父親,如今江東已平,荊州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然其非霸主之才,慮既不遠。待吾大軍兵至,定惶惶不可終日!”
袁耀說著也是拜道:“兒願請戰進伐荊州,以成霸業!”
“哈哈哈哈,吾兒真乃當世英傑,不過這回,你爹我可是走在你前面了!”
只見袁術說著起身,頗是得意的看著袁耀說道:“吾已令廬江太守劉勳整兵備戰,不日便發兵江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起來,當初孫策之所以欲下江東,也是因攻下廬江後袁術卻把廬江太守位給了劉勳。
劉勳其人,也還算有些能力的,就說袁術死了之後,在江淮之間亦有很強的兵力,為孫策所忌憚。
也是用計讓劉勳信任的自己,使其攻上繚城,卻自從後乘虛襲擊劉勳,才使劉勳兵敗。
簡單來說,算是袁術帳下一人才了。
只不過劉勳不弱,那江夏太守黃祖就更猛了。
從建安四年起,孫策攻破廬江開始,就想著為自己那爹報仇,開始攻打江夏,直到建安十二年,黃祖面對孫氏一族,足足八年有餘。
若非是黃祖日益老邁昏憒,孫權也不定能攻下江夏一郡。
而建安十三年黃祖與劉表的同時去世,也才會使得荊州局勢大變。
所以袁耀心裡也很清楚,這劉勳討江夏,必是討不到什麼便宜,反而極有可能陷於不利。
當即就是請求道:“既是如此,兒請去廬江,以助劉將軍一臂之力!”
袁術聽的笑道:“吾兒當真英勇可嘉,然劉子臺勇略非凡,勿需憂慮。”
袁耀也知道黃祖雖強,但依照劉表固守荊州的戰略目標想,卻也不可能攻破廬江。
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不抓緊,等袁紹平了北方,曹操迎了漢帝,則是再不能全力面對劉表了。
即再是拜道:“兒素知劉將軍勇略,然留與壽春不過虛度時日,江東之地,亦有良才忠士相佐,無需吾親慮。不若往廬江,也能長些見識。”
袁術見袁耀求戰心切,只得答應道:“耀兒既是如此請命,吾自當是不願多阻。不過廬江之地,不比江東,耀兒還需多聽劉子臺之言。”
袁耀明白這劉勳在軍中的地位,自是答應,隨後就是馬不停蹄,帶的兵馬,又從丹陽召來魯肅,直往廬江而去。
至於陳珪那書信,自也是隨手給了陳登,就是不管不顧了。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