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這個東西往往很有意思。
自己的傳聞或者和自己相關的傳聞,往往自己才是最後一個聽到的。
等孫策來到了冀州之後,才發現這河北袁紹的形勢也很是複雜。
甚至是比起袁公路那複雜的多了。
袁紹寵愛後妻劉氏,對劉氏所生的袁尚特別偏愛,有意以袁尚為嗣,似乎在袁紹軍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或者說,孫策來時就能感覺出了這一點來,只不過眾人都不是愚笨之人,沒人會開口說這個敏感的話題罷了。
只不過袁紹的做法實在是太明顯了,以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以次子袁熙為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幹為幷州刺史,只留袁尚在身邊。
這如此喜愛幼子的表現,誰人會看不出來呢?
甚至是把自己都從青州弄來了袁尚邊上,來輔佐袁尚。
這是要給袁尚建立自己的班底了啊!
只不過自己一路奔逃,就為了輔佐袁尚麼?
那何時才能繼承父志?
然而雖然孫策心中有野心,卻也知道初入河北不可太過張揚,只是低調做事。
如今只是在營內練兵,盡心盡力,不參合任何事來。
只不過這再是低調,還是給有心人給盯上了。
看著迎面走來的人,孫策面色微微一沉。
沮授!
孫策當真是有些不明白,明明自己和這文士從來沒有交集,為何此人在自己一入冀州之時就緊緊盯著自己。
今日卻又不知來尋自己作何!
心下並不想面對著沮授,不過如今二人在袁紹軍中地位天壤之別,孫策縱使心中不願也只得上前相迎。
直是行禮道:“沮將軍,不知何事來尋策?”
沮授卻是與往常有些的不同,一臉笑容,拍了拍孫策的肩膀直說道:“也無什麼事,只是來看看伯符過的可是安好。”
孫策聽得是心裡遲疑。
雖不知道原因到底為何,但這沮授不喜自己,是明擺著的事情。今日無事獻殷勤,恐怕卻無什麼好事。
只是人家笑臉相迎,自也不好給什麼臉色,亦是回道:“尚好,每日練兵習武,倒是充實。”
沮授聽得立刻就是應道:“那就好,那就好,還以為這幾日的傳聞會影響了伯符的心情。”
傳聞?
孫策聽得稍是一愣。
自己整日在這軍營之中,還當真是未有聽得什麼傳聞,聽這沮授如此之說,這傳聞莫不是還與自己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