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每年的嬰幼兒奶粉消耗量約三十萬噸左右。
其中代購奶粉約七萬噸左右,進口奶粉大約十幾萬噸,剩下的留給國產品牌的奶粉份額就只有區區幾萬噸了。
而現在,光是那些之前用代購奶粉的寶媽們的購買力就超出了原來代購奶粉的量。
主要原因是和葉欣一樣,新品奶粉的口味太好了,而且對身體也有改善效果,所以不僅給自己的寶寶服用,自己也在服用。
所以,林凡推出來的新品奶粉不僅擠壓了那些國外高階奶粉在華夏的市場,還進一步把這個蛋糕給做大了。
現在,新品奶粉的影響力已經擴散到了那些在國內消費進口高階奶粉的寶媽群體中。
每天都在朋友圈中會看到一些其他寶媽曬寶寶的狀態,也開始向她們請教育兒經驗。
也得知了新品奶粉的真相。
於是也紛紛投入了新品奶粉的懷抱中。
李想,是聖輝奶粉華夏分公司市場部的員工,也是之前最初發現熙熙果業店鋪裡新品奶粉的人之一。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處於職業病仔細的檢視了新品奶粉包裝上的資訊,也看到了那段宣告文字。
所以引起了他的重視。
第二天上班後原本想與領導彙報的,可惜自己的領導過去強勢霸道,沒讓自己把話說完。
不過,接下來的時間,李想還是在私下裡繼續關注著這款國產品牌的新品奶粉動向。
雖然在第一週的時候,李想關注的那個熙熙果業的店鋪中這款奶粉銷量很慘淡,也不見有什麼起色。
但是李想並未放棄。
而且他也領會到了這款奶粉的老闆的營銷意圖,開始的時候也感到有些不解。
明明有這麼強大的招牌,為何不直接大張旗鼓的做廣告宣傳呢。
這不是很快便能見效了?
隨後的幾天,李想從自己的觀察中慢慢的品出了其中的味道。
暗呼這款奶粉所屬企業營銷手段的高明。
根據李想的觀察,發現雖然這個熙熙果業的店鋪每天的客流量達到了好幾百,但是願意在奶粉貨架面前駐足的人寥寥無幾,甚至還有不少人語出譏諷。
這畢竟是一款國產品牌的奶粉,而華夏國產品牌奶粉這麼多年來一直很低迷,幾乎只能在中低端市場中苦苦掙扎。
已經給廣大消費者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如果冒然間突然大張旗鼓的宣傳有這麼一款國產高階品牌奶粉的話,勢必會帶來南轅北轍的效果。
花了大價錢,反而會引來一片嘲笑罵聲。
這又何必?
如果是顧客們自己主動去發掘發現的話,就能更好的解除改變消費者心裡的根深蒂固的印象了。
而且,再透過消費者們自發的相互之間的口口相傳,這樣更容易獲得其他人的接受和認可,這樣的效果不知道要比企業自身花大價錢做宣傳好多少倍了。
當然,李想也很清楚,這款奶粉所屬的企業之所以敢用這種營銷方式,關鍵還是在於對自己產品質量無比充足的自信。
而且,李想在很大程度上也對這款國產奶粉質量有比較大的信心,這個信心就來自於新品奶粉包裝上的那段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