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林凡只解決了大豆的品質改良,經過瓊漿玉液的改造後,林凡得到的改良大豆相比市面上的普通大豆有了極大的改善。
第一個是產量,普通大豆的產量一般在500斤每畝,而林凡的改良大豆畝產可達到1000斤,翻了兩倍。
第二點就是產油率,普通大豆的產油率在1218,而林凡的改良大豆產油率則達到了35,也幾乎翻了兩倍。
所以,如果要實現大豆的國產化自給自足,只需要2.5億畝土地就夠了。
但是即使這樣,華夏也拿不出這麼多土地來種植林凡的改良大豆的。
林凡思來想去,只能從華夏那些鹽鹼地、沙漠、高原、以及丘陵等不適宜耕種的土地上想辦法。
而考慮到種植成本,則需要在地勢比較平坦的地帶種植大豆,實現機械化耕種。
如此篩選後,也只有在沙漠上種植大豆比較合適了。
如果能實現在沙漠上種植改良大豆的話,只需要不到二十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面積就能完全實現國產大豆自給自足的目標。
而以華夏的沙漠和隔壁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如果全部都能種上改良大豆的話,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能出口佔據全世界的大豆市場。
以林凡改良大豆的優異產油率和品質,足以將國外的大豆擠的沒有絲毫的生存空間。
而林凡之前進行的大豆改良是在正常土地上進行的,尚未在沙漠中進行實驗。
這個計劃是否可行,還都是未知數。
如果最終實驗結果無法在沙漠上種植改良大豆的話,林凡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將華夏的丘陵坡地利用起來。
只是這樣種植不利於機械化生產,種植成本又太高,相比國外的機械化種植沒有什麼競爭力,還會消耗大量的人力,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年後,林凡就打點行裝準備出發了。
林凡決定的改良大豆實驗地點在華夏西北的疆省,那裡擁有華夏最大的沙漠,同時也是華夏氣候條件最差的沙漠。
如果自己的改良大豆能夠在這種最差條件下都能種植生長,那華夏其他區域的沙漠也能夠種植了。
臨走之前,林凡重點和車老大以及張河交代了養豬場的事情。
關於向其他養豬場提供改良土豬母豬的企業,林凡之前就已經將名單確定好了。
接下來除了滿足自己企業養豬場發展擴張所需要的改良土豬外,多餘的改良土豬可以逐步向其他企業提供。
不過最多隻能向外提供三代和四代改良土豬,一代和二代改良土豬概不外傳。
同時,優先向雲省的其他養豬企業提供改良土豬種豬,滿足了雲省的需求後,再以雲省為出發點,逐步向周圍省市提供改良土豬種豬。
只有形成區域性集中覆蓋後,才能有效的控制改良土豬豬肉的價格。
至於林凡自己的養豬企業的擴張,資金來源從銀行貸款以及養豬企業的利潤得到,具體的擴張方向和規模速度,由車老大自行決定,到時候再和林凡遠端商量一下即可。
而熙熙果業那裡,林凡就沒什麼好交代的了,一切由沈離全權做主。
只是臨走前,林凡將身上的大部分瓊漿玉液都給沈離留下了,合計給沈離留下了兩百五十滴瓊漿玉液,用於那五千戶的冰糖蘋果樹的嫁接種植培育。
還差的部分,等後續產出後再送回來。
一切交代完畢後,林凡就前往了疆省,開啟他的沙漠大豆種植實驗。
喜歡我提前退休了請大家收藏:()我提前退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