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獨自沉默的在這裡坐了一個小時。
沒有動筷子,最後只是開啟蛋糕,切了一塊慢慢的吃了。
然後就結賬離開了。
在林凡離開的時候,吧檯服務員想開口說話,卻又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啥也沒說。
出了餐廳後,林凡又開車去第一次和夏蟬相遇的那個小型人力市場、第二次相遇的那個超市門口、第三次相遇的那個養老院以及後來一起與夏蟬做任務的那個墓地、還有夏蟬所在的學校、那個ktv,最後去了夏蟬租房子居住的那個小區。
不過,在樓下,林凡看到夏蟬居住的房間沒有亮燈。
最後,林凡離開了,沒有上樓。
如果註定無緣,那今後就讓它隨風飄散吧。
如果有緣,那上天一定還會安排再相遇。
林凡暫時把對夏蟬的感情壓在心底。
現在,冰糖蘋果事業已經走上正軌,在沈離的主持下今後穩步擴張就行了。
養豬事業現在也逐漸走上了正軌,有了車老大的加入,今後交給車老大主持經營推廣就可以了。
林凡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到了接下來要開展的第三個事業,大豆改良計劃。
大豆,說起來也是華夏的一個結。
或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以直接看到和體會到大豆的存在。
但是相比較於豬肉,大豆對國民的影響更大。
沒有豬肉,還能以其他肉製品替代,但是沒有了大豆就很難找到替代品。
大豆是我們日常食用油的主要來源。
沒有大豆,我們就缺乏炒菜用的食用油。
而如今,華夏的大豆需求絕大部分都需要靠進口,每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幾千萬近億噸的大豆,光是這一項每年就需要幾千億資金。
可以說,華夏的大豆需求完全被國外卡主了脖子,其中又主要以米國為主。
除了大豆基本需要靠進口以外,就連目前國內的很多食用油企業也是被國外資本控制,我們常見的金龍羽油品牌就是一家外資企業。
在本世紀初的時候,由米國發起了對華夏的大豆戰爭。
在這次大豆戰爭中,華夏完敗。
從此後,不僅華夏的大豆需要大部分靠進口,連華夏的糧油企業也幾乎被外資收購。
大豆是一個國家的戰略物資,卻無法自給自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不僅要流失大量財富來換取,還要承擔斷供的巨大風險。
而且,進口的大豆基本都是轉基因大豆,誰知道其中是否存在什麼不可預知的陰謀的風險。
林凡想要改變華夏目前的大豆窘境,實現大豆的國產,自給自足。
林凡明白,目前華夏大豆大部分需要依靠進口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華夏人口龐大、可耕地不足導致。
華夏每年需要消耗一億多噸的大豆,而大豆畝產量也就五百斤左右,如果要實現大豆國產化自給自足,就需要將近五億畝的土地。
而華夏目前的可耕地面積也就十八億畝,這些有限的土地需要用來種植更重要的糧食和蔬菜等食物。
雖然華夏國土面積一共有140多億畝,但是絕大部分都是丘陵、高原、沙漠等不適宜耕種的土地。
而林凡想要解決滿足國產大豆的自給自足就必須要解決種植大豆的土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