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回到了軍中,李儒正處理軍務。
李儒見張繡返回,打趣道:“將軍拿下巫縣,巫灝等人應迫不及待的討好將軍才是。怎的這才沒多長時間,將軍就回來了。”
張繡撩起衣袍坐下,正色道:“巫灝倒是準備設宴,為我接風洗塵。但喝酒誤事,還是不飲酒為好。只要我們實力足夠強,就可以不管他們。”
李儒道:“將軍英明!”
張繡話鋒一轉,道:“軍師,如今是這麼一個情況。按照巫灝所言,秭歸縣方面得兩天後才有訊息,我們要等兩天。”
李儒說道:“自江州縣一路向東,一路行駛而來,軍中士兵都頗為疲憊。如今休整兩天,倒也是可行的。”
張繡道:“如果耽擱兩天,最終失敗了,我們就失去了先機。不過趙撰言之鑿鑿,說有把握說服秭歸縣令,所以我選擇了相信他。”
李儒道:“既然將軍決定了,等待便是。”
張繡道:“我考慮的是,假設真出現了秭歸縣令不歸順的結果,我們該怎麼辦?如果秭歸縣令歸順了,我們又要怎麼辦呢?至少,我們得做好應對之策。”
李儒道:“此事簡單!”
張繡道:“軍師計將安出?”
李儒回答道:“不管出現哪一種情況,我們就採取一種應對計策。”
張繡道:“什麼計策?”
“圍點打援!”
李儒說道:“我們不進攻秭歸縣,就埋伏在襄陽通往秭歸縣的半道上,伏擊救援秭歸縣的援軍。如果秭歸縣令歸順,事情會好辦許多,畢竟秭歸縣令算是內應,一旦援軍往秭歸縣去,便會遭到夾擊。”
“如果秭歸縣令不歸順,我們就針對援軍,不考慮夾擊的事情。”
“不管如何,我們都是有利的。”
李儒侃侃而談,說道:“我們率先拿下巫縣,便佔據了先手。所以即使耽擱兩天,失去了閃電攻擊秭歸縣的先手,但也不影響局面。”
張繡聞言,讚歎道:“軍師的謀劃,本將明白了,就按照軍師的安排處理。”
李儒道:“卑職已經派遣哨探,將攻克巫縣的訊息送往陛下手中。不久後,訊息送到陛下面前,訊息傳開,必然能鼓舞士氣。”
張繡道:“拿下巫縣只是一個開始,這一戰,我要一己之力攻克楚漢,拿下劉表。唯有拿下了劉表,才是真正的大功勳。”
李儒道:“將軍必定能如願以償。”
兩人聊著天,很是輕鬆。
如今開啟了荊州局面,對他們而言,只要一切按照謀劃發展,他們最終會勝利的。
兩天時間,轉瞬即日。
這一日,趙撰早早就來到巫灝的府邸,他見到巫灝後,神色從容道:“巫老,我已經接到了龐煦的回信,他願意歸順大漢。”
“好!”
巫灝臉上佈滿了笑容。
有了龐煦歸順,秭歸縣便納入大漢麾下,等於他和趙撰又立下了大功。
巫灝道:“走,我們立刻去見張將軍。”
趙撰道:“巫老先請!”
巫灝也不推辭,率先就走出書房。他和趙撰出了府邸,便乘坐馬車徑直往軍營行去。當馬車在軍營外停下,巫灝讓人通報,不一會兒,報信計程車兵便出來,領著巫灝和趙撰進入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