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俠客行
劉梟環視廳中計程車人,朗聲說道:“既是寫遊俠兒,在下的詩,名為《俠客行》。”
《俠客行》?
名字一出,廳中的人議論紛紛。在眾人看來,這樣的名字太普通,沒什麼新意,也不瑰麗,不夠氣勢,太過於普通和簡單。他們對劉梟的詩,本就不抱希望,現在聽到《俠客行》的名字,更加搖頭嘆息。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不斷。
鄭玄面色冷肅。
這些人過分了,竟然如此無禮。但這是酒後的文會,以文會友,縱然也矛盾,也是你情我願的,尤其劉梟親自答應,怪不得他人。現在只能靠劉梟,鄭玄不能插手。
鄭玄輕咳兩聲,眾人聽到後,安靜下來,再不出聲。
所有目光,又落在劉梟身上。
劉梟負手而立,略微抬頭,沉吟片刻便朗聲開口。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五言古詩的前四句,清晰的展現。區區二十字,卻盡顯不凡。這二十字,一字不寫人,寫衣物,寫戰馬,寫武器……透過這些描寫,俠客的氣勢和風貌,栩栩如生的完美體現。
“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豪邁和慷慨之氣,徹底展現出來。
亂髮突鬢,身佩彎刀,白馬銀鞍,揚鞭疾騁。粗獷英武的俠客形象,噴薄而出。
二十字一出,大廳中,一陣倒吸涼氣聲響起。一個個文士,臉上的神情都份外的驚愕。因為劉梟一張口,詩句已經力壓諸多人,堪稱絕佳。
管寧眼中,盡是驚喜。
好厲害的劉梟。
吟詩方面,竟然也有所涉獵。
鄭玄聽了前四句,此刻也是放下心來,再不擔心。他捋著頜下的鬍鬚,細細品讀,琢磨著劉梟詩句中描繪出來的場景,陷入思考中。
劉梟心思沉靜,繼續開口。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