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日後賺了銀錢,也要好好孝順爹孃!
是以,沐老頭說到最後,每個人看向楊喜兒的目光又是欽佩,又是豔羨。
楊喜兒心知沐老頭此番不為炫耀,而是為她在村民心中樹立正面形象。
可她被大家的眼神看得實在不好意思,連忙轉移了話題:“小勇,你們接下來回村,還有啥活計沒?”
趙小勇搖搖頭:“沒了,如今不下雪,雪糕買賣也做不成,大家只能在家貓著。”
楊喜兒頷首,“我打算在莊子裡再起一排房子,日後萬一招工,也好有個住處,你們要是還願意來,工錢不變,一天也管兩頓飯。”
眾人自然沒有異議。
城裡扛大包,最累一天也才賺三十文。
在楊喜兒這邊幹活,不僅吃得好,還能多賺十文呢!
何樂而不為。
於是,這二十來個後生,在接下來的幾日裡,繼續來莊子上工。
十間帶火炕的大平房,加上茅房和倉庫,不到五日便起好了。
楊喜兒為眾人結了工錢,還一人給拿了一盒網紅閣的點心。
讓他們拿回去給自家孩子甜甜嘴巴。
眾人笑得合不攏嘴,他們可都聽說,網紅閣在這縣城的名頭可是響噹噹的。
店裡的吃食雖然價格不便宜,可食客們卻趨之若鶩。
他們一直想買回去給孩子嚐嚐,又擔心楊喜兒不收他們的銀錢。
此時,每個人揣著工錢拎著點心,心滿意足的回了村。
經由村中婦人們的宣傳,沒幾日,楊喜兒就成了大家教育孩子的正面典範。
人人都盼望著自家孩子長大了能像楊喜兒那般有出息。
當然,就算買不起莊子,也要像她那樣孝順爹孃才是。
轉眼間,便到了十一月中旬。
多日的連軸轉,險些讓楊喜兒累趴下。
幸好她這半年來,沒少吃肉蛋奶,將身子骨養得更結實了些。
是以,在休息了一日後,她便恢復了精力。
往好了說,她楊喜兒是個閒不住的。
往差了說,她大概天生就是個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