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眾人後,楊喜兒去了後廚。
趁著人多,她打算做幾樣小吃給大家嚐嚐,順便詢問一下眾人的意見。
見後廚沒人,她從空間拿出昨日上山採摘的一把艾草,又打了盆清水認真清洗起來。
剛洗好,方嬸子就來了。
待看清簸箕裡的艾草時,她搖了搖頭:“這個時日的艾葉有些老了,攤雞蛋可不咋好吃。”
“不用來攤雞蛋,我有別的做法。”楊喜兒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又去拿櫥櫃裡的糯米粉和花生米。
方嬸子知道她是個有主意的,便不再多言,主動跑去生火。
楊喜兒先讓她燒了一鍋開水,又往鍋中放入一勺鹼面,而後將洗淨的艾葉放進水中煮開,一刻鐘後,將煮好的艾葉撈出瀝水。
等待艾葉晾涼的期間,再將花生米炒熟,用石臼舂碎,接著往花生碎中加入了適量的白糖和紅糖,用少量豬油拌勻,放到一旁備用。
等艾葉晾得差不多了,楊喜兒就將艾葉擠幹水分,再放到砧板上剁碎,直到艾葉被剁成茸狀。
雖然她面上不顯,實際上手痠得一批。
方嬸子看她出了一腦門的汗,忍不住問:“可要我幫忙?”
真是及時雨!
楊喜將艾葉茸倒入盛著糯米粉的大盆後,火速退位讓賢:“你來和麵吧,揉成一個光滑的麵糰子就行。”
方嬸子點點頭,跑去打水洗手,準備和麵。
既然有人幫她分擔,那她就來搗鼓下別的小吃——梅粉番薯。
這是一道極其簡單有手就會的零嘴。
只需將番薯去皮切長條,裹上面糊,放入熱油中炸熟,然後盛盤撒上酸甜開胃的梅粉即可。
至於這個時代沒有的梅粉,從淘寶系統裡購買就好。
1積分100斤,用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但積分如此寶貴,拿來應急還可以,長期坐吃山空,她是萬萬不願意的。
所以她打算等秋天梅子成熟以後,大批次購入青梅,自己搗鼓點梅粉。
想著想著,梅粉番薯就出鍋了。
方嬸子那邊也和好了面,正在等待她的下一步指示。
“麵糰蓋一塊乾布醒著吧。”楊喜兒將目光移向菜籃子裡的青瓜,“你先將那籃子青瓜洗出來。”
“成。”方嬸子拎起菜籃子就去了水井旁。
醒面的過程中,楊喜兒決定把雞肉處理了。
她這次用了三隻蘆花雞。
主要選取的是雞腿、雞翅、和雞胸等部位。
至於肉少的雞背和雞架,先放置到一旁,晚上可以拿來燉雞湯。
雞腿和雞翅很好處理,先將其洗淨,然後再在雞腿雞翅上各劃幾刀,加入薑片、鹽巴、雞蛋、麵粉、米酒抓勻醃製起來便好。
雞胸的肉厚,但吃起來卻有些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