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聽書,世事幾壺且入腹。拋於沉浮?歷一場風物。妙筆劇目?,世人自苦常溫故。點檢比宏圖,魚目混珍珠?。
白頭鴻儒老,聲名掩入,荒草黃土。後人偶懷古,閒愁和酒舒。混雅俗,分榮辱,爭贏輸,算盡皆糊塗。談好惡,論正誤,全憑臉譜瞎盲目。
高門朱戶,三人成虎,只為功名與福祿。到頭破費青蚨買命處。早知,便不如,心隨鷗飛鷺。將身與風月為卒,南渡。
——題記
“秋江夜露。臨川喚渡,來去皆江湖何處駐?別離作詩賦?,尋山水閒住。細雪深行路,探身點燈燭。
命途未卜,自有緣故。又何須旁人刻骨?於己也無甚在乎,若可得?一人託付,當不負。”
他唱著最新的歌謠《風月記》,停下棺船下了禁制。然後敖廣獨自一個人上了岸。
他要去的地方,是他在人間的住處,緊臨山陰公主的住宅。
他的住處,典雅富麗。鏤空雕花窗桕,木製梳妝檯上,妝奩斜放著一架番紋纏枝葡萄銅鏡。雕花黃梨木床,繡著蘭花的鮫綃帳幔。
一路走,他一路想。當年山陰公主對君曾言道:
“妾與陛下男女雖殊,俱為先帝所生,陛下六宮萬數,妾只駙馬一人,太不公平,還請陛下體恤!”我和陛下,雖然有男女之別,卻都是先皇的骨血,說起來都是一樣的。
可是你卻有三宮六院?,佳麗上萬人,而我卻只能守著一個駙馬過日子。世界上的事情,竟有不公平到了這種地步的!)
“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託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
這話聽起來倒也很有道理,公主和皇帝,都是一個爹生的兒女。憑什麼皇帝后宮美女嬪妃上萬人,公主卻只能有一個駙馬?
帝劉子業聞之說:“這有何難?”便選了面首三十人,服侍公主。
敖廣當時在場,看到公主神采奕奕的模樣心下莞爾。如今紅顏枯骨,百年如霜。塵土起揚,故人已覆。
不過,這也不是他該想的問題。他只是路過一下,來找個人。那人是塗山青鳳。
所謂塗山的由來,大概在古書有不少記載。
《淮南子》中記載:“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塗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
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姓氏族譜箋釋》中記載:“系出塗山氏;晉新吳侯塗欽渡江南至豫,為東南塗氏之祖。”
《呂氏春秋——音初篇》中塗山氏之女在等待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禹時唱的《候人兮猗》是至今為止發現的中國第一首情詩。
傳說夏禹治水經過塗山,聽到有白狐塗山九尾)歌唱: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家成室,我造彼昌。”於是在塗山成親,並果然在九尾的幫助下建立了夏。
塗山氏的祖先是塗山顥男哥哥)與塗山靈女妹妹),他們兩個是天地俱生的靈獸。
當年,女媧娘娘為了守護人間,尋找十方神獸並納為入室弟子,最終選擇了善良的塗山靈並賜名為白靈兒。
塗山顥便成為了塗山國的王。千百年來,居民們安居樂業,可有一日,外族進犯,塗山國遭到了滅頂之災。
無奈之下,塗山顥只好尋求女媧娘娘的幫助,女媧娘娘派遣靈兒重回人間,重振塗山國。
因為地界原因,被迫遷國到青丘,有塗山氏,還有有蘇氏、彤魚氏、血盟氏、防風氏幾個氏族。
後期塗山氏都是住在青丘國,而《山海經》中記載的青丘九尾狐正是塗山氏。
蘇家則是在塗山氏遭遇變故時候搬到青丘山,中間分散開許多家族。
蘇家女性居多,而且很多都會修煉媚術,但是其中只有度過情劫者方可得集大成,比如蘇妲己。
塗山青鳳也只是其中一個,她和夫君不住在青丘。
“喂,你咋來了。好久不見了啊,龍王哥哥。”敖廣正百無聊賴時,突然聽到一個少女聲音喊道。
敖廣回過頭,看到一個女子倚在他院裡的月桂樹下,盈盈淺笑。這月桂還是他一時興起,從炎熱的某處山市中刨了過來。
“我咋就不能來了?很久沒見,過來看看你。”敖廣看到塗山青鳳,也笑了笑。塗山青鳳卻撇撇嘴,似是十分不信。
“龍王哥哥,你可別唬我。”
塗山青鳳十分不滿的扁著嘴,“我們都二百八十年不見了,你也沒想到過我。這次,你肯定不是為了看我。”
敖廣苦笑無語,只得坦然承認道。“是,這次是為了一個很重要的人,路過順便看看你。”他要不說實話,真怕塗山青鳳真不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