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的身份不適合跟李世民說不退兵的事。
不然的話言官會說他故意誇大敵人實力,養寇自重。
所以兩個人都找到了長孫無忌。
魏徵隨後與長孫無忌一起分析了高句麗的情況,然後表示現在還不是撤軍的時候。
而且大唐不僅僅不應該撤軍,還要增加部隊,為徹底消滅高句麗做準備。
李世民聞言,搖了搖頭,“你們當真朕不知道高句麗的威脅嗎?”
“但是蕭禹告訴朕,朝廷沒錢了,你們說,應該怎麼辦?”
蕭禹是朝廷的戶部尚書,管著大唐的錢袋子。
他從前隋就是高官,經歷了楊廣,李淵,李世民三朝,一直都是高官。
儘管魏徵房玄齡看不上蕭禹,覺得這個人牆頭草,沒啥氣節。
但是蕭禹這樣的經歷還能站在大唐頂端,那不正是因為他的才能嗎?
他說沒錢,那是真的沒錢了。
像是大漢朝,剛剛立國的時候,足足休養了三代人,這才積累了足夠的財富,讓武帝打仗。
而在大唐,成立不過十二年,李世民就安排著打東突厥,然後打吐谷渾,打高句麗。
這仗一直沒有停過。
本來該休養的時間,大唐一直在打仗,雖然贏了,但消耗也大。
現在朝廷真的沒錢了。
遼東地區天氣嚴寒,而且物產貧瘠,不僅僅要送軍衣,還要送糧食。
重兵駐紮,消耗遠比其他地方更大。
這都要錢啊。
魏徵和長孫無忌相視一眼。
長孫無忌隨後一禮,“陛下,暫且緩一緩,等微臣等人再想一想辦法,如何?”
“行吧,朕也會想一想法子。”
長孫無忌和魏徵隨後便退去了。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坐了下來,隨後把最近的事寫了下來,他打算寄信給長孫皇后。
倒也不指望長孫皇后能有什麼辦法,他就是跟自己妻子分享現狀。
當然江波的事,他也寫進去了。
他表示江波缺啥就說,他一定給。
……
洛陽和長安的天氣差不多,一樣很暖和。
江波這幾天稍稍忙一些,他接收了武家的五間店鋪,自然要拿來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