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軒似是對於文搏的出現極為訝異,雙眼眨也不眨的盯向對方試圖看出門道卻不得其法,思來想去又沉默下來,因為文搏已然開口。
“辛苦各位了,你們到了敦煌便有人通知我,恰好我正在張掖、瓜州一帶處理事情,於是就過來相見,等待會兒再接風洗塵。”文搏渾不在意,先解釋了自己為何會來到敦煌,這才將視線看向石之軒,等候對方說話。
石之軒智慧深邃的雙眸閃過一絲疑惑,文搏的話語引起了他的注意,暫且按下心中對於文搏如今狀態的猜度,聯絡到自己當年經略西域的見聞,猜測道:“在張掖需要邪帝親自出馬的事情,貧僧想來應該是大明尊教吧?”
“禪師高見,正是這幫背靠回紇的大明尊教徒想著河西初定過來鬧事,文某雖然從王世充那兒取得了《御盡萬法根源智經》,正好剩餘幾本鎮教經典尚未入手便起意親自過來。”文搏隨意說出許多隱秘之事,聽得如今徐子陵都好奇起來什麼奇功能讓文搏都感興趣,要知道這位可是真破碎虛空後又回來的。
文搏便順口解釋了兩句關於大明尊教的鎮教典籍的特點,說到楊虛彥時更是稱讚此人天資聰穎,石之軒眼光獨到。
石之軒苦笑連連,他知道楊虛彥與大明尊教有聯絡,只是沒想到文搏最後是從王世充這位前任原子手裡取得《御盡萬法根源智經》。至於如今楊虛彥的下場石之軒不想再問,最好也無非是廢去武功軟禁起來,若是文搏或是婠婠嫌他麻煩直接殺了也沒人會在意。
誰讓隋朝已經滅亡,如今國號都改了,這前朝廢太子的兒子又有誰會在乎呢?
石之軒管不了楊虛彥的結局,文搏卻知道,開口道:“楊虛彥如今已剃度出家歸於道信大師門下管教,禪師若是有意或許可以前往相見。”
“阿彌陀佛,貧僧謝過邪帝不殺之恩。”石之軒微微一嘆,領受了文搏的恩情,這個結果已經出乎他的意料,在道信大師門下修行至少有朝一日還活著並且有重獲自由的機會。石之軒對這個弟子頗有愧疚,決心若是有可能還是幫襯一把。
不過文搏又提及另一件徐子陵最關心的事情。
“可惜寇仲那小子如今正在遼東作戰,估計還得幾月等他平了高麗你們兄弟才能見面。當然,子陵若是想親自前往相見也是可以的,反正如今路途通暢,以你的腳力不費多少功夫。”
徐子陵大喜過望,寇仲還真如外人傳言那般可能成為魔門下一代接班人,都能去打遼東平高麗了。可是又想起高麗可是有大宗師傅採林的,不由擔心起寇仲的安危。
“文大哥,難道你已經料理了傅採林?否則仲少只怕不是傅採林的對手呀。”
“正是要讓寇仲歷練一番,我看子陵距離大宗師也只有一線之隔,寇仲這小子不甘人後怎會認輸呢?何況他挾大軍壓陣的勢頭從各方面都勝過高麗,光憑氣勢就佔盡先機,若還是不能解決傅採林,那他乾脆回大林寺和楊虛彥作伴好了。”文搏笑著回應,在他眼中寇仲這等氣運所鍾之人就得在不斷地戰鬥中磨鍊自己,只是因為文搏的出現讓寇仲平白少了許多廝殺機會,現在天下已定,就該讓寇仲往周邊國家與各路高手交鋒方能突破。
而畢玄已死,宋缺破碎虛空,寧道奇戰意全無歸隱山林,這等情況下也就剩個傅採林可堪一戰,於是文搏便趁著平定遼東、高麗的機會讓寇仲去磨鍊了。
看到文搏如此有信心,徐子陵終於放下心來,但是也暗下決心交接完西行取經之事就要立刻支援寇仲。
石之軒則是沉吟片刻,終於發出心中疑惑,“如此想來寧道奇、傅採林已絲毫不在邪帝眼中,外人說的破碎虛空又迴歸人世竟是真事?那洞天福地是何等情況邪帝可否透露一二?”
“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的,文某的確曾破碎虛空而去,可惜尚有牽掛便回來了。”文搏灑然笑道,坦誠說出實情,調侃道:“至於所謂洞天福地什麼樣子,文某還真沒注意,生怕流連忘返就不回來了。”
“原來如此,是貧僧執著了。”石之軒意識到這事情或許關乎某些隱秘不方便提及,立時不再詢問,可是灼灼的雙目盯著文搏並未放鬆,似乎依然有許多疑問。
“禪師有事便說。”文搏與其對視,康慨作答。
“好,貧僧也曾於朝中做官,想問問邪帝如今到底是誰家天下?”石之軒問出心中疑惑,他在城中也曾打聽,可是如今這些平民百姓都是隻知有聖佛不知有天子,反倒是以所謂“執政官”相稱。
文搏倒也不需要隱瞞,大體給石之軒說了一下現在的情況,由於當時攻入洛陽時竇建德與李世民幾乎前後腳齊至。
先前洛陽守軍見到嶺南軍中的武林高手盡數被擒或伏誅、宋缺消失當即再無戰心,負責守城的宋智更是想不到文搏安然無恙,這等情況下果斷下令棄城回南方。
誰知竟被王世充提前一步佈置的內鬼埋伏封鎖城門,反倒等到夏、唐二軍齊至都未能徹底抽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此絕境之下宋智本想負隅頑抗,奈何裡應外合加之文搏親自躍上城頭,嶺南軍如何抵擋?當即敗亡。
至此宋閥在長江以北的領地基本喪盡,可是文搏之前的諾言就成了一個問題。先入洛陽者為帝,竇建德與李世民就是一同入城,再往前那只有王世充暗中潛入和文搏孤身登城。
這等情況下竇建德與李世民立刻達成默契,決不能讓王世充佔據大功。當然也可能是覺得文搏故意設計讓自己名正言順的成為天子,於是就出現了文搏疑惑的“黃袍怎的自己飛到我身上去了?”一幕。
可惜文搏志不在此,繼續以高高在上的聖門領袖身份控制全國更加方便,大概就像宗教裡的神明一般好事都歸他,壞事全怪下面人,誰讓當時文搏破碎虛空又重返人間的一幕太過震撼人心,哪怕是許多武者都將文搏視作神只——越強的武者越能明白其中的差距,文搏在他們心中比神明更加恐怖,因為文搏是真的行走在人間。
甚至都不用管竇建德和李世民心中如何想法,全因為他如今實力太強,一人敵國可不是說著玩的。
於是文搏繼續調遣兩人南下攻略,也試圖傳檄而定,同時派遣王世充回到漢中開始往巴蜀進攻,準備三路夾擊覆滅宋閥。
可惜宋智被擒後宋魯多方考量意識到無法抵抗,只想和當年宋缺一般納貢稱臣保有嶺南,被文搏無情拒絕。
最後雙方在巴陵一戰擊潰宋閥最後精銳,宋魯戰死,至此宋閥再無抵抗之力。李世民與竇建德的軍政權力也被逐漸收回,兩人或許心底有怨言也不敢任何表露。
文搏倒是沒有苛待二人,這兩人歷史上都是軍政的一把好手,只是讓他們一把抓肯定會生事端,不是這兩個人自己怎麼想,而是他們手下肯定忍不住再來一次“黃袍加身”的戲碼。
於是文搏依照兩人之長將李世民放到河西屯田練兵,竇建德與王世充構成執政班子開始經營恢復。
文搏回到長安名義上不是皇帝勝似皇帝,以魔門作為基層骨幹、唐夏兩軍作為鷹犬開始清洗世家大族、分檢田畝人口,經過兩年的修養之後重新啟動對外攻勢。
這次李世民學聰明瞭,自請往西北征伐希望如春秋時期那樣開拓邊陲獲得封地,文搏自無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