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諸天從師父開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歸途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歸途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海賊王之煉獄魔犬 閃婚隱形大BOSS 藍傾風雲之重安一世 餘生只想寵愛你 春過錦衣郎 和愛豆上了熱搜 我真的是絕世高人 錦鯉食神超甜噠 墨先生,一往情深! 漫威位面商人 燃燒軍團戲班子物語 麻雀與魔王 我成了新的魔法之神 全職劍修 在酒廠當混子的那些年 藏地行者 青雲之上 大白鯨的小丫頭:因為愛所以放手 龍珠:這人造人超強 一刀超能

漫天黃沙的戈壁灘中,漫長而沉默的隊伍在嶙峋怪石中蜿蜒成長蛇一般,頭頂的烈日讓這一隊帶著斗笠的客商汗流浹背,可是人人眼中振奮的神色溢於言表。

“還差兩百里路便是敦煌,過了這片戈壁就進入國境,咱們就算是回家了!”年輕的男人拂開竹笠垂下的布幔,騎在高大的駱駝上不忘回頭鼓舞眾人,竹笠下露出一張形容俊朗充滿陽剛之氣又不顯盛氣凌人的面龐,依稀可見少年的銳氣,卻又充滿了成熟穩重的氣質。

若是他的好兄弟寇仲在此,亦會為這個男人如今的變化感到驚歎。

他正式在大業十二年前往天竺取經的徐子陵,至今已過了五年時光,經過漫長的跋涉歷經險阻,這一行取經的僧眾人數相較出發時少了近二十人,其中不乏半途無法忍受艱苦逃走的,也有在路上病倒或者被毒蟲咬傷不治,更有遭遇馬匪強賊於廝殺中殞命。

好在他們盡皆是有武藝在身,並且除了領頭的大德禪師也就是石之軒外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如今終於踏上了歸途,即將進入國境,難免有些激動。

“子陵大概是忘了,如今距離敦煌雖然不遠,可是途中吐谷渾勢力重新崛起襲擾邊境,這段路只怕難走。”另一名年輕男人驅趕著駱駝靠近,他沉穩敦實如同黃牛,強健的體魄下有著極為堅定的內心,面對即將回到國境內的前程雖然欣喜,但是擔憂之心並未消減。

“法融師兄,這你就不知道了,昨晚我從大德師父那兒聽出了端倪,前些日子碰到的那群往西邊遷徙的牧民根本不是什麼突厥人,而是鮮卑人!”不料徐子陵胸有成竹,只是他說的話讓法融一時沒有明白,不論是突厥人還是鮮卑人又有什麼差別呢?

“嘿,這麼說吧,大德師父當年經略西域,對這裡的情況再熟悉不過,此地原本是吐谷渾的故地,只是在開皇年間被大德師父指示鐵勒人擊敗吐谷渾然後隋軍控制周邊,再往後吐谷渾滅國、可汗伏允逃上雪山避難,直到隋末亂世方才殺了回來。”徐子陵也不藏私,從腰間取出珍貴的清水抿了一口潤潤嗓子,仰頭看向漫卷黃沙中灼人的烈日,向法融道出真相,“可他們現在不留在老家反而往西邊逃,你猜猜這是為什麼?”

“難道是……邪帝、不,聖佛收復河西讓伏允膽寒這才遷徙牧民?”法融立刻想到了緣由,總不可能是西突厥打來了吧?

“我一開始也這麼想,可是大德師父說那幫人裡有不少是吐谷渾的貴人,只怕情況比我們想的還要激烈,極有可能是打得吐谷渾喪了膽,這才連貴人都扮成牧民逃跑甚至不敢說自己是吐谷渾人!”徐子陵將竹笠的布幔垂下,接著制止了法融的疑惑,“法融師兄,我也就這麼一說,咱們反正七天之內肯定能到敦煌,倒是定然見分曉!”

“阿彌陀佛,子陵倒是有信心。”法融搖頭苦笑,也不再言語,默默地回到隊伍中繼續前行。

實際上徐子陵的估計還是太樂觀了,他們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取經時走的並非這條道路,而是取到北方避開了吐蕃、吐谷渾可能的兵鋒,沿著北線繞道而行。只是返程時聽聞中原的軍隊收復了河西方才試著從南邊的路線更快的前往敦煌,奈何由於河流改道以及可能得戰爭等原因路途並不順暢,幾次遇到亂兵馬匪過境,哪怕他們這一行人盡是武者也不敢直面大軍。

直到十日之後,此時距離敦煌只有數十里路途,可惜月上中天,在夜間的西北溫差極大,作為隊伍首領的石之軒,也就是大德禪師按部就班的在傍晚便下令紮營。

石之軒令行禁止之下頗有幾分軍伍風格,眾人對於這位德高望重的前輩極為尊重,法融更是親自下廚用鐵鍋燉了一大鍋湯為大家補充營養。

此時悽清的月色在西北的蒼穹中高懸,月色底下近百個留著短髮茬的年輕漢子三五成群的依靠著篝火暢談往事,望向圍坐在中心的那位老人分外欽佩。

“大德師父,明日咱們便能入敦煌了!可算是回家了呀。”徐子陵捧著肉乾與野菜燉的湯大快朵頤,反正他們也不需遵從蕭衍當年的戒律,何況此行在天竺之時見過無數高僧,也沒見誰說過不吃肉的。

石之軒輕輕地抿了一口湯,低垂的長眉下明亮的雙眸盡顯高深智慧,若說這次前往天竺的旅途誰的收穫最大無疑是他本人。

非但在那爛陀寺求取真經,更是與天竺各地高僧辯論佛法學習經義,不過兩三年光景便融會貫通,最後在五年一度的無遮大會上舌辯群僧令其無不啞然。

他提出並完善的“八識”理念在天竺本有雛形,經由石之軒身體力行並且最終得到驗證之後讓當地人無不俯首稱他為佛陀傳法天授之人。只有石之軒與隨行的僧侶們清楚這位本就是廟堂樑柱之才,修行佛法說是大材小用也差相彷彿立刻。

回想起在森林茂密、水池眾多,自然環境優美的那爛陀寺中的場景,石之軒心中感慨不愧是最適合修習禪定和三昧的居所,當年佛陀據說也在此地修行。可惜石之軒尚有任務沒能完成,無法久留,在謄抄完經義之後便辭別主持戒賢論師返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聞徐子陵的期待,石之軒微微一笑,說道:“阿彌陀佛,子陵說得倒是頗有幾分佛理,雖說你家鄉在江都,就算啟程也是從長安,可我心歸處皆是故鄉,回到敦煌這華夏故地也的確是到家了。”

徐子陵都愣了一會兒,自己隨口一說哪有這麼多理由,不過石之軒也說的不錯,到了敦煌肯定是回國,說到家也沒問題了。

可是徐子陵要問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另一件事,“大德師父,路上咱們已經碰到不少商旅,我打聽到如今華夏重歸統一,以漢為國號,文大哥這是當了皇帝嗎?”

不怪徐子陵有這般疑問,因為遇見的商旅也語焉不詳,說起皇帝是誰好像並不清楚,只是稱聖佛降世,至於天子何方神聖壓根不清楚。這種只知道魔門不知道皇帝的情況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於是徐子陵趁著機會詢問石之軒。

石之軒沉默片刻,搖搖頭道:“文搏大概是沒心思當皇帝的,什麼天子根本不在此人眼中。而且如今這天下誰是皇帝,重要麼?”

徐子陵一愣,這豈能不重要?天子代天牧民,沒了皇帝那世道還不得如諸國並立時那般混亂?

可是轉念一想,至少進入國境之後再不見先前戈壁荒漠的千里無人景象,繁榮的商道上盡是往來不絕的商客,剽悍的保鏢護衛手持長槊鋼刀虎視眈眈的不放過絲毫風吹草動,可分明並未有太多擔憂,顯然是做給僱主們看的,誰叫商路沿途頗為平安,不用擔憂。

這無不說明朝廷對於境內控制力強大,絕非亂世景象。根據之前探聽的訊息此時距離天下一統也就不到兩年光景,有這般局面著實大大出乎意料。因為河西納入統治時間更短,也就是去年涼王李軌方才在漢軍威逼之下降服隨後河西平定。

徐子陵滿肚子疑問並沒有因為在天竺學佛而能夠解答眼前景象,當他還想再問之際,卻發現石之軒已經閉目斂息進入禪定狀態,這般情況下徐子陵也不便打擾,只好靜下心來運轉《長生訣》,暗道不用多久就要見到寇仲,總不能讓這小子把自己比過去了。

一夜時光很快過去,當他們再度踏上旅途又到了第二天傍晚之際,敦煌城恢弘的城牆映入眼簾,最令人驚歎的是城牆並非是為了抵禦來犯之敵而建造的堅固高大,與他們出發時所見景象截然不同。

竟是在城牆上繪製、凋刻了無數華麗絢爛的壁畫、凋塑,描寫的盡是一幅幅瑰麗奇特的畫卷。

有威武強悍的將軍率領騎兵北逐突厥擒拿可汗,有瀟灑自若的文臣治理朝政萬眾敬仰……如此形貌幾乎將敦煌城十餘里的外圍城牆全都佔據,徐子陵恨不得繞城一週去看看這些壁畫凋塑的全貌,可惜大家急著進城不好拂了大夥興致,方才急匆匆走向城門。

誰知尚未達到城門,便有小吏見他們上百人的隊伍頗為不俗上前詢問,見得徐子陵取出的印信文牒方才大驚,立刻派人將他們安排至城內驛館當中,也只有專門為來往軍隊、官員設定的驛館才能一次性容納這上百人的隊伍和他們攜帶的無數經義、特產。

趁著眾人安放行禮,徐子陵早就想去詢問官吏具體情況,誰知那小吏不知忙什麼根本見不著人影,無奈之下徐子陵便獨自一人往城中酒館行去。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龍王醫婿 王爺的暴躁小丫頭 朕的妖妃弟弟成了反派大佬 農女唐甜升職記 霸道王爺千面妃 燃燼之龍 馭獸魔後 男神,有個戀愛想和你談 你在誰的喜歡裡迷了路 焚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