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更是悔恨,玄甲鐵騎不但人馬俱甲,各個都是放在其他軍中堪稱百夫長的精銳,隨便死傷一個都難以補充,是他去歲仗之馳騁千里大破薛仁杲的肱股。
誰料今日一戰傷亡上千,平白挫了銳氣不說,這戰後撫卹大概就能令魔門高層不給他好臉色——李世民開府建衙也無法避免被魔門插手的命運,誰叫李淵一開始就被人擄走,李閥只掌控半個山西,不像竇建德那樣本身對於領地掌控能力就強,李閥平日撫卹、招募兵員也得仰仗魔門供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世民覺得自己不是什麼秦王,而是邪帝手下的徵南大將軍,為了吊在前頭名為“天子”的胡蘿蔔不得不奮力而戰。
可是這天子頭上還有天王老子,這破差事……好吧,李世民還是很主動熱情,因為他不想當有的是人想當,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想當皇帝的人。
只是接連兩戰沒佔到便宜,還損失不少,李世民也不得不謹慎起來等待後續步卒和他們的攻城輜重抵達。今日著實是因為宋缺主動出城,李世民覺得機會難得這才接戰,既然對方棘手,那就穩紮穩打好了。
可惜李世民如今還是稚嫩了一些,或者說他對於宋缺這等級數的高手缺乏認識。
在虎牢關下唐軍開始立陣結寨的時候並未放鬆對嶺南軍的挑戰,雙方時不時發生小規模衝突卻並沒有攻城,然而現在城中軍務完全交由劉黑闥處置竟沒能讓李世民有任何察覺。
本該坐鎮指揮的宋缺孤身一人,晝夜不停,以絕世輕功一日夜間來到旋門關外,匯合李密。
於是輪到竇建德罵娘了。
他在河北、山東秣兵厲馬,擊潰突厥之後更是名聲大振,投靠竇建德的人絡繹不絕,都認為他比李世民更得邪帝青睞,遲早能成為天子。
竇建德自己亦是雄心萬丈,大力發展領地內各種基礎建設,自己領頭扛著沙袋治理黃河、修整水利。直到李密忽然出擊,竇建德方才趕到前線領兵還擊,只等著把這個手下敗將徹底擊垮,揮兵進入洛陽從此一統天下。
然而李密知恥而後勇,他作為將領比他做一方之主反而更合適。不用考慮人事、政務專心於打仗的李密僅以數千兵馬和竇建德周旋不落下風。竇建德也意識到李密並非主力,只靠著數千騎兵根本不可能突破他的重重防線,但是也足夠給夏軍帶來許多麻煩。
因此在長時間的騎兵交戰中雙方損失都不大,也難以取下決定性戰果,竇建德逐漸放鬆警惕,開始在前線辦公,領軍打仗的時候只是做一下戰略方面的把控,具體領兵出擊交由蘇定方、徐世績這些得力屬下去做。
沒辦法,竇建德的自主權比李世民要好一些,他的地盤全都是自己打下來的,不像李閥的領地許多都是魔門主持,竇建德除了軍事還管理很多領地內的政務。既然短時間內無法拿下李密,也沒有被對方擊破的威脅,竇建德就將重心放到內政上。
誰知今日徐世績負責的滎陽忽然失守,不得已下率領敗軍倉促逃到成皋與蘇定方匯合,這一下子就是陷入兩面夾擊。東面是陷落的成皋,西面是嶺南軍本來掌握的旋門關,隨時有傾覆之危。
竇建德大急,當即就要自己領本部精銳前往救援,還不忘從領地內繼續調集兵馬,解成皋之危。
就在他點將聚旗之際,忽然風雷乍歇,一名身著黑紅色鐵鎧的身影不知何時來到他的營帳之中,端坐於上首默默無聞,如同一座凋塑般就那樣存在著,彷彿早已佇立千年。
然而竇建德瞬間心中大定,疾呼道:“文兄……不,聖帝親臨,建德無能失陷城池,深表愧疚。”
“竇兄客氣了,這事情不怪你,宋缺親至,若是沒有這等聲勢,那文某也要懷疑他的天刀是不是鈍了。”文搏的話語如投入水中的石塊驚起巨大漣漪,以竇建德的城府都忍不住為之驚懼。
宋缺來了,不僅僅是因為這位當世大宗師的軍略與武力,而是他和文搏同時出現在一處,意味著這場大戰將會比所有人預料得更快的進入到最慘烈的廝殺之中。
喜歡諸天從師父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從師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