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翳怎麼會和我們聯手?他立志要一統東陸,讓大胤四州十六國都變成離國的疆土,與我們的目的天然衝突,沒有這般道理。”翼天瞻雖是羽人,可是多年來遊歷東陸對於局勢清楚無比,威武王嬴無翳的志向豈能不知?
百里寧卿這時候從身前的桉卷中抽出一張雙手奉上,翼天瞻略有疑惑地接過來一看,白眉倒豎怒氣沖天而起。
“辰月!這幫躲在陰影中的戰爭販子!”
原來那張情報正是謝圭在北陸的朋友送來,其中提到青陽部呂嵩,也就是呂歸塵的父親去世,長子呂守愚繼位後一改前任對東陸友好的態勢,襲殺下唐使節後秣兵厲馬,準備聯合淳國兵發東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此之外謝圭的友人發現蠻族朔北部蠢蠢欲動,多方打聽得知一個帶著夸父北上的老人會見朔北部首領樓炎,展示瞭如同神蹟一般的偉大秘術。毫無疑問,當聽見這個訊息的時候眾人明白一定是辰月的使徒。
而嬴無翳身處離國也得知了蠻族即將南下的訊息,立志一統東陸的嬴無翳絕不會允許蠻族染指他的目標。可是嬴無翳在殤陽關血戰後至今不到兩個月,雖然從南蠻部落中迅速補足了兵員,現在赤旅雷騎的兵力配備恢復到了殤陽關大戰之前的狀態,但是訓練和經驗、士氣方面相差太大。
根據在離國的天驅武士傳來訊息,之前從殤陽關撤下來的赤旅一個能打新募兵三人而不傷,殺五人同歸於盡。這樣的戰力差距讓嬴無翳也十分頭疼,再加上白毅單騎入營天下震動,迫使嬴無翳不得不把精銳兵力放在防備楚衛國之上。
這就導致了重新恢復離軍戰鬥力的事情不可能短時間見效,而蠻族南下的話不管是文搏還是嬴無翳,都不看好淳國風虎鐵騎能夠阻擋。
原因也很簡單,姬野的曾祖姬揚當年帶著風虎鐵騎跟蠻族過招都討不到便宜,雖然現在的蠻族也不是當年欽達翰王帶領,可是華燁本人和他手下風虎更是不如當年。
而且淳國監國樑秋頌一定會背刺華燁,就憑兩萬五千風虎鐵騎,華燁毫無勝算。
於是嬴無翳立刻聯絡文搏希望聯手,而他們合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瓜分下唐。
當文搏將此事說完,翼天瞻半晌無言,最後指出一個問題,“楚衛緊鄰下唐,離國卻和下唐隔著楚衛,嬴無翳豈有這般好心思?”
百里寧卿則是心想您老人家怎麼不問問他們有什麼合作基礎,卻不知道翼天瞻和前一代的天驅萬壘宗主是好友,而這位前任宗主正是嬴無翳、白毅、息衍三人的授業恩師。
因此翼天瞻心知肚明在如此局勢下,本就相熟的三人合作也沒什麼奇怪了。
對於翼天瞻疑惑嬴無翳為何幫楚衛攻取下唐,文搏心道這位前羽族城主還是低估了華族的勾心鬥角。
“嬴無翳需要練兵,需要財富,也需要和鄰國楚衛保持和平才能騰出手對付南下的蠻族。這些事情透過攻取下唐全都能得到,弱兵、國富,要不是楚衛攔著,嬴無翳早就兵發南淮劫掠一空了。而現在以救援息衍為名,名正言順的透過楚衛直趨下唐,以此和楚衛簽訂和平協議,聯手北上擊退蠻族,嬴無翳怎麼會放過這機會呢?”文搏說到這裡,自然有問必答,“離國透過攻打下唐練兵,也是和白毅的楚衛山陣為今後與蠻族作戰進行磨合,更是一探咱們虛實。所以息將軍就留了下來,給白毅和嬴無翳一個理由。”
“因為他們師出同門,所以盡力救援也無可指摘?”翼天瞻搖搖頭,覺得這幫人找的理由未免太過兒戲,卻很符合這個時代提倡的忠義二字。
於是翼天瞻再無疑惑,準備到時候親自去南淮一趟,免得息衍沒被救出來。文搏則是繼續和百里寧卿商討何時出兵等問題,心中也在感慨,到時候嬴無翳和白毅一同去劫法場救息衍,要不要給他們鍛造幾把斬馬刀,不然後世人少了個說書的精彩橋段豈不是虧了?
畢竟歷史上是姬野帶著十二把鐵刀去救了呂歸塵,呂歸塵感激於姬野奮不顧身救援的友誼,將破碎的鐵刀珍藏起來。兩人二十年後對陣沙場時見到鐵刀碎片各自無言,隨後退兵罷戰,從此劃海而治一生不見。
想到這裡,文搏決定抽空給嬴無翳和白毅打一套刀具,一定要堅固耐用,能流傳後世,就叫做“七美德”好了。讓他們帶著去南淮劫法場救息衍,日後也是一樁美談。
喜歡諸天從師父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從師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