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金的勸說文搏聽了,卻只能無情的拒絕,“戚老將軍見諒,當咱們建立了偌大基業,手底下數十萬人性命全繫於我等,退後半步就是盡數傾覆的局面。更何況如今天下哪裡算得上和平?我們途徑陝西便看到盜匪四起,只是勉強維持,再這樣下去,即使遼東不斷吸收人口,西北也定然生亂。”
老將軍長嘆一聲,閉門謝客,雙方算是就此別過。誰都清楚彼此心志堅定,不是輕易能夠動搖。
在安徽時,有一件事引起了文搏注意,聽說當地有一人槍法出神入化,如今在老家教授學生保衛鄉梓。
於是文搏便去打探了這人來歷,竟是後世都有不小名氣的武術家程衝鬥。
這位徽商世家出身的武術家年少時帶著三千金去經商,結果把錢全花在少林學武上以至於不敢回家。等將棍法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盡得真傳後,才打通銅人巷出寺,以白眉棍稱雄武林。
後來又從倭刀大師劉雲峰處學刀,將倭刀法、辛酉刀法融入自身武學,別出機杼的還在刀、棍、槍之外帶上手弩,走南闖北打遍天下,直到晚年因為無法在疆場上混出名堂回家授業。
文搏見到他的時候,程衝鬥已經是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了,可腰背筆直臂膀粗壯,手裡一杆大槍舞得虎虎生風,文搏在院牆上尚未靠近,就知道這人兵器重量遠勝尋常,不是槍術高手斷然不會選擇這樣的武器。
“不知貴客臨門,恕老夫怠慢了。”程衝鬥一式孤雁出群橫槍於膝,反持槍桿,槍頭在後,看似恭敬實際上蓄勢待發。
不怪程衝鬥這樣謹慎而有敵意,自古看人練武都是大忌,各家武藝皆有不傳之秘,讓人偷看了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程衝鬥是完全沒想到自己練武讓人看了半天才發現,明明好大一條漢子站在院牆上,絲毫沒做隱藏。可是視線不看過去,只憑其他感官竟然壓根就覺得那裡沒人,導致程衝鬥一時沒察覺到。
等程衝鬥注意到文搏時,才發現這人存在,定睛一看就知道是個武學大家,而且槍法極其恐怖,光是讓他盯著就覺得有一杆大槍高懸頭頂,隨時會雷霆一擊而下。
文搏誠懇的道歉,“程大家見諒,我是軍伍之人,聽聞閣下槍法通神特來拜會,在院外聽見大槍破空之聲,一時心癢不請自來,還望海涵。”
“閣下客氣,不過偷看槍法之事乃我輩大忌,還請留下一招做個見證吧。”程衝鬥見對方不是挑釁,心中好過一些,可規矩還是要講。
這意思便是讓文搏跟他過上一招,贏了那人家本事高看了也就看了,輸了就說不得要賠禮道歉之類的。
文搏欣然答應,把手一揚,沉煉在下頭丟擲他的鐵槍,文搏單手握住槍尾指向程衝鬥說道:“請!”
程衝鬥如臨大敵,他這大槍十二斤已經是當世難得的重量,對方手裡那柄分明就是鐵槍不說,單手握住槍尾的力道簡直駭人。
於是打打定主意以技巧取勝,當下以孤雁脫群勢打出穿袖,腳下兩步疾走點向文搏槍頭。
然而文搏站在院牆上一動不動,單手握住鐵槍輕輕一抖一招簡單至極的攔槍便水到渠成而來。
程衝鬥只覺得手中大槍根本不受自己掌控,心驚之下就要退卻。哪曾想文搏槍勢綿密如海又虯結如蟒,一旦纏上根本沒有分毫機會。
雙方交手不過一個剎那,沉煉還準備跳上牆頭觀戰呢,文搏便收槍回神抱拳道:“謝程大家指教。”
程衝鬥不可思議的看著尚在不斷彈跳的手中大槍,文搏輕巧的收回兵器之後他依舊能感受到自家大槍的慣性,文搏對槍的控制簡直像是手臂的延伸,精鋼打造的鐵槍如同活物,這樣的槍法屬實無法理解。
等他回過神來,連忙出門想尋文搏請教,可這時候對方早已不見了蹤影。
懊惱之下程衝鬥正要回去,卻看到門口留下一個巴掌大小的冊子,他驚疑不定的撿起這冊子翻開一看,上頭寫滿了蠅頭小楷還配有簡潔影象。
他頓時如獲至寶,仔細翻看方知這是剛剛那人的槍法精髓所在,除此之外還詳細記錄了一些獨門練法,盡是稱得上不傳之秘的瑰寶。程衝鬥只覺得見到遊戲人間的神仙,戲弄與他然後傳下神蹟便沒了蹤影。
唯獨這小冊子上寫著的“蟒形文搏”四個字讓程衝鬥意識到不是虛妄,直到後來他打聽到文搏是誰時,才嚇得再不敢跟人說新的見解從何而來。
喜歡諸天從師父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從師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