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楨哪有什麼態度?他活膩歪了去遼東打仗?他可不是父兄那般戰場勐將,對於自己幾斤幾兩再清楚不過。
可是李家就是靠著打仗發家,唯一還能勉強支撐的李如柏如今戴罪,他不頂上去,那幾千部曲全都得作鳥獸散——不打仗了李家還養著幾千職業軍人,不說錢財上吃不吃得消,光是上頭的懷疑就頂不住。
所以他緘默不言,內心的憂慮從他腦門上的汗就能看出來,他是在場武將裡最不想去塞外吃苦的。
除他之外,也有幾位同樣心思,都是年紀大了不願意晚節不保,誰都知遼東局勢堪憂,這會兒頂上去,搞不好就是張承胤那樣全軍覆沒身死人手的下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承胤可不是什麼小魚小蝦,人家武藝不錯率軍打仗也是一把好手,野戰萬人對戰同等建虜,中伏全滅的事情就在去年呢。
李如楨不說話,眼見庭園裡格外寂靜,有人恰到好處的出來維護氣氛。
“諸位不必如此,咱們當兵的吃餉打仗天經地義。”麻承恩先是定下一個基調顯得自己公允為國,不讓人抓到話柄,接著話鋒一轉,安慰起大家來了,“遼東局勢雖壞,但也沒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楊經略坐鎮遼東,指揮若定,一戰擊破建虜精銳上萬,斬首兩千,他建虜有多少人?這一下就把他嵴梁骨給打斷了。咱們過去,不過是收拾收拾首尾罷了。”
他這話說出來,當時就有人不屑地冷哼一聲,譏諷道:“麻大帥好氣魄,想必麻家軍虎狼之師,有你率領,北拒建虜遊刃有餘,咱們何必再去,不如打道回府吧?”
說完就要起身離去,絲毫不給麻承恩面子。
麻承恩聽了也不惱,笑著回應,“戚老將軍息怒,晚輩一家之言,還望海涵。”
起身的正是戚金,他向來跟這些將門子弟不合,聽見麻承恩低估建虜很是不滿。要是建虜那麼好打,那馬林、杜松都是吃乾飯的嗎?說起打仗,杜松比這裡所有人加起來都要厲害,卻一戰覆滅,屍體這會都沒搶回來呢。
“戚總兵何故如此?誰都知道您老人家收服劉總兵部曲,這遼東的擎天白玉柱還得是您啊。”更有人反唇相譏,對於戚金毫不留情面。
原來雖然現在還沒宣佈,但是諸將都是訊息靈通之人,那天陸文昭拜訪京城當中所有將帥,全都輕而易舉的擊敗對方部曲,掃了眾人顏面。唯獨輸給了戚金手下一個女人,於是暗地裡知道那位劉綎手下大將是要投靠戚金,所以難免有人不滿。
這話一開口,許多人就閒不住了,當兵的本就粗鄙,就算是做了方面大將也難脫武夫本色,頓時私語之聲不絕於耳。
“劉綎運氣不賴,手下一文一武都是當世人傑,我那些不中用的部曲連那個‘文’的都比不過,真是氣死人。”李光榮也站著個“李”姓,跟李成梁雖然沒有親戚關係,但是和李家子弟多有來往,知道李如楨吃了虧於是也拿自己丟人的事出來說道,好博個同情。
更有和戚金不合的總兵直言嘲諷,“你戚老頭運氣更好,‘武’的那個陸文昭跟你有舊,又是個色中餓鬼。聽說見著你那如花似玉的乾女兒路都走不動,哭著喊著要拜戚老頭做義父,把女兒許配給自己。”
戚金一聽這話氣不打一處來,他確實有撮合陸文昭和丁白纓的意思,可那不是他們本身兩小無猜嗎?
他本就是執拗的性子,哪裡容得下這般汙衊,當場反駁。
可戚金人緣不好,既有戚家軍出身的原因,也和戚金為人處世本就孤僻有關,否則後世渾河血戰的時候,戚金也不至於無人救援帶著最後的戚家軍覆滅。
又有個前總兵同樣出言相戲,“對對對,我聽說了,那陸文昭人稱呂布再世,你說這一手像不像三國裡呂布和貂蟬啊?”
“那劉綎就是董卓了?戚老頭是王允嗎哈哈哈。”應和聲此起彼伏,一時間戚金竟有些悲從中來,還沒到遼東,似乎就已經四面皆敵。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huanyuanapp 】
汙言穢語不絕於耳,氣得戚金當場發作。可誰都不在乎,在座的哪個不是總兵?你戚金還能威脅到誰?真當自己是戚少保了啊。
麻承恩也是一時頭大,想讓大家停下別擾了在兵部議事的內閣,可現在的情況就是一幫子總兵副總兵抱團嘲諷戚金。
有的是本來就有舊怨,有的是看不慣劉綎部曲全被他接手,還有的則是真覺得戚金用美人計不光彩。
麻承恩再是兩面逢源也止不住和他同等級的武將們爭執,最後只得嘆息一聲坐在李如楨旁邊,苦笑著問道:“李都督為何一言不發?你說戚老將軍今日為何如此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