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文搏這方,單手握住鐵槍,文搏助跑兩步一躍而起,看也不看眼前高約兩米的臺階,身在空中蜷腹收腿,腰部發力讓他穩穩地落在臺面之上。
這是文搏跟同伴們試驗很久後找到的最快爬擂臺方式,靠著出色的爆發力僅僅透過跳躍就能登上兩米高的臺階。這種程度幾乎超越了人類極限,不過文搏並不覺得多麼自豪,因為他早已知道起現實裡有很多頂尖的運動員能做到這個地步。
甚至有個別身體天賦出眾的選手能在兩米深續滿水的泳池當中躍起跳到岸上,光是阻力就比文搏身上的裝備還要沉重。文搏能做到這一點並沒有花太多功夫,不過是調整動作,嘗試幾次後後就成功了。
然而令文搏詫異的是馬三居然用著相似的方式,助跑後單腳起跳,身在空中略用手一撐檯面,翻上了臺階。
“怎麼可能?!”耿良辰在看臺上驚撥出聲,他沒有跟那些沒見識的觀眾一樣覺得只是好看,而是驚訝於馬三的跳躍能力。
耿良辰可是自己親自試過,他頂多跳上一米半的臺子就不敢再嘗試,就憑這也算是武館裡的佼佼者,可馬三輕易地突破他的極限,讓耿良辰感到很受傷。
陳識皺著眉頭但並不覺得詫異,他跟鄭龍頭相熟,對於八卦掌也頗為了解。八卦掌是一門極其看重腿法樁功的武學,練習者從小就要進行嚴格的步法訓練,腿部力量甚至超過很多專練腿法的武者。
作為宮寶森的傳人,馬三做到這一點不算出奇,畢竟武學的道路走到盡頭殊途同歸,總有一個接近最優的解法。文搏試驗出了這個方式,馬三同樣可以。
臺上的文搏並沒有在意馬三的行動,他上了臺階後都不用調整呼吸,稍微側身站在臺面,因為每一層擂臺留下的空間都不是很多,所以他需要一定的距離才方便起跳。
接著文搏如法炮製原地起跳,輕鬆寫意的又登上一節臺階。
十米的擂臺總共五層臺階,按照這個速度,文搏只要片刻功夫就能登頂,他還有餘裕看向對面馬三的進度。
馬三看著文搏比他先一步登上第二層,臉上看不出什麼變化,但是動作卻急促了些。
按照馬三原本的打算,是先聲奪人上了第一層後攀援而上,可是文搏速度大出他意料,沒想到這個看上去高大強壯應該不擅長跳躍的武者居然腿功練得不比他遜色。
馬三改變策略,同樣原地起跳,到了半空後他馬上意識到高度不夠,不得已下只好用手撐了一下臺面,這才安穩落地。
就在馬三遲滯一剎的當口,文搏已經順利登上第三層,按照這個態勢,文搏就要不戰而勝了。
期待著萬眾矚目的生死搏殺,誰都沒想到兩名武者居然將比武變成了爬臺子速度比拼,這下剛剛為兩人漂亮動作叫好的觀眾們紛紛傻了眼,大夥是來看你們打生打死的,你們這樣大家很為難啊。
彷彿是聽見了眾人心聲,文搏第三次跳上高臺後就意識到自己領先馬三一層,這種情況下他當然可以安然爬上臺子去奪繡球,馬三根本追不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文搏從沒忘記這場比武的初衷,他就是要殺死馬三,而不是為了勝利。
此時兩人相隔不過五六米距離,文搏當機立斷,雙手持握鐵槍,沿著擂臺邊緣的小道兩步踏出,恰好此時馬三剛剛躍起,就見著槍如驟雨襲來,頓時把他全身都要籠罩在槍頭的威脅之下。
本以為這場比武要變成滑稽的爬臺子比賽,不想文搏率先出擊,擂臺邊頓時響起一陣陣喝彩歡呼聲。
“我就說……哎,文師傅太好勝了。”中州武館的看臺裡,翁師傅把自己想說的話憋了回去,他本想問為什麼文搏不直接爬臺子就贏了。可回想起文搏一貫風格,翁師傅自己都想明白了。
倒是鄒容不以為奇,她抱住手臂緊盯著那幫東洋人,他對文搏的勝利毋庸置疑,可東洋人讓鄒容心中覺得不妙——這麼多東洋人齊聚的時候從來沒有不出事的。
不說觀戰者心中千姿百態,擂臺上,馬三見著文搏奔來就知道自己已經不知不覺中落入下風。只要文搏守住這一方高地,馬三縱是有萬般能耐也不可能正常登上臺子了。
馬三更是清楚,自己還不能就此退避。否則即使在這輪攻擊中無事,接下來文搏居高臨下兵器又長,他絕無再登臺的希望,如果執意打下去,必定身死當場。
可現在的馬三根本與大家理解中的正常人不同,他此刻身在半空,雙眼通紅,既然避無可避那就不躲了!文搏一槍刺來馬三居然根本不躲,就聽見他的胸前護甲如擂鼓般發出一聲悶響,馬三在半空中頓時往下墜落半截。
只是文搏一擊居然沒能刺穿馬三胸前甲冑,別說看臺下眾人稱奇,文搏才是最覺得奇怪的一人。
在陳識的拳術館裡文搏已經試驗過,他手持鐵槍對著木樁上綁著的護甲一槍能連續貫穿三層,按理說常規甲冑肯定扛不住他正面一擊。
所以文搏一次失手就猜測到馬三的護具只怕額外加固加厚,重量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沉重許多,難怪馬三在跳躍時需要用手撐一次檯面,光是這身甲冑就給他帶來了巨大負擔。
只是文搏沒想明白馬三為何會追求防護放棄靈活,這麼沉重的護具定然讓馬三犧牲靈活輕巧的長處。
下一刻,擂臺邊的圍觀者們齊齊發出驚呼讚歎之聲。
只見那馬三在空中捱上一槍身子跌落,卻不慌不忙趁勢雙腳發力蹬在筆直的臺子側面,竟加速將自己身子往下推落,讓人直呼看不懂他的意圖。
文搏看懂了馬三的想法,因為這往下一蹬的力量恰好使馬三避開文搏接踵而來的橫掃一擊。
兩人不交手前各自安好,讓人昏昏欲睡以為他們就要靠著爬臺子分出勝負,白瞎了一場宣傳許久號稱盛事的奪魁比武。
可他們一旦交手就顯出不凡,文搏人高馬大不失速度技巧,光是那幾槍扎來已盡顯功底,在場習武練槍之人自問做不到如此舉重若輕——此刻他們已經意識到文搏手中鋼槍不是花架子,打在馬三身上那聲悶響足以讓眾人心驚膽戰。
說回正在搏殺的兩人,馬三先是捱上一槍試出文搏不能輕易破防,可很快意識到這一點的文搏立刻換了攻擊目標,專攻馬三防禦薄弱之處。
這等局面馬三奮力一踹臺子躲開後招,卻立刻就要摔落下去,更別說文搏兩槍落空毫不停歇,又是一槍襲來看準了馬三逃竄的方向,來勢洶洶毫無退路一般彷彿要在這方寸之間將馬三釘死於檯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