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有這前世為人處世的經驗,但是他可學不來,某些組織黨派以德報怨的做事風格。自始至終,他都遵循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思想方式。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是孔子憲問中孔子的回答。
所以說儒家一直都是主張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不過被後世所謂的讀書人給曲解了而已。
“以德報怨”最早出自《老子》79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他的意思是如果有巨大的怨恨,即使調解了,也肯定會懷有怨恨。如果用善意回報怨恨。那麼用什麼來回報善意呢。
可以古人的智慧成果,被後人有心曲解,這些曲解的人無非就是所謂的孔孟後人弟子。在當時除了這些人,也沒有其他勢力有這個能力,編造和歪曲這些先賢的著作了。
真正的儒家在漢代之後就死光了。剩下的都是掛羊皮,賣狗肉的假把式。
孔子六藝中禮、樂、射、御、書、數。,真正做到的萬中無一。
看到爹孃帶著徐大力向自家地裡走去。徐成這才收回自己發散的思維,忙不施的跟在後面。
看熱鬧是人類的天性,村民們自然是一窩蜂的跟在後面一起過去了。
眾人在徐大山的帶領下,來到一處肥沃的田裡。
“咦,徐大家裡的田什麼時候換地方了?”有村民疑惑的問了一句。
“換了好久了,誰讓他有個好兒子呢。想到這個,我就恨不得抽我家那兔崽子一頓。”一個村民又是羨慕又是嫉妒的小聲嗶嗶著。
……
徐大力有些尷尬的抬頭看了看徐成,兩人對視一眼,徐大力看到徐成眼神十分平靜。似乎並沒有因為這個而生氣。這才放下心來。
看著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徐大力也不想再拖下去了,所以他趕緊從懷裡拿出觀刈麥手稿。
“待會我念誦這首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現象,你們不必害怕。”徐大力開口說了這麼一句,喝定眾人後,潤了潤嗓子,就開始大聲誦讀起來。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徐大力唸到這裡的時候,眼前的田地上朦朦朧朧的多出了很多忙忙碌碌的人影。
“是鬼怪?大白天的鬼怪都出來了。”
“胡扯,鬼怪白天不會出沒的。這肯定是所謂的異像了。”有人瞅了瞅人影,信誓旦旦的說道。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徐大力此時充耳不聞外面的議論聲,他已經啟用了農家秘法,完全沉浸在了古詩描繪的景象之中。
當他念到這裡的時候,有微弱的輕風徐徐吹來,逐漸的變大。但是這股山風不同於其它的山風。不但不寒冷,而且帶著一絲絲暖意。
在這股獨特山風的吹拂下,徐成家的田地裡種植不久的冬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生長。很快就開花結果了。個個吊著碩大的麥穗頭。看上去沉甸甸的,非常喜人。
“這,這是什麼?”
“要是我沒看錯,這是糧食?”
有村民疑惑的邁步上去,想伸手觸碰一下麥穗,卻發現這裡的麥穗彷彿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一般。可見而不可觸。
“原來是假的,我就說嘛。怎麼可能有這麼快。”人群齊齊鬆了一口氣。
接著徐大力繼續唸到“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畫面當中出現了一個婦人在做乾糧,小孩子提著水壺蹣跚行走。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最後一起跟隨著一個精壯而顯瘦的漢子向田裡走去。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漢子腳下熱騰騰的地氣徐徐上升,裸露的背部在熊熊烈日之下暴曬。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盡日不能忘。”
全詩就此終結,一段金色的歲月中,喜獲豐收的場面在人們面前如同放電影一般,飛快的衍變著。直到最後一個類似徐成的文人虛影,滿臉愧疚的出現在那裡。
此時徐大力方從其中的情景和情感當中甦醒過來。他滿眼放光的看著眼前還在播放的畫面。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畫面就此終結。眾人眼前出現了一堆堆晾曬完成的金黃色小麥。個個顆粒飽滿。
“這是我農家之福,更是萬民之福啊。”徐大力顫顫巍巍的走過去。小心的伸手。
村民個個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這一幕,無數道目光死死的盯著他的手。
直到徐大力捧起滿滿一把糧食。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