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徐成覺得自己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
不過他也不惱,本來這副手稿他就打算送給徐大力的。不然沒有他的手稿,徐大力除非是自己去文石武碑學習,否則是不可能使用這首詩的。
“阿成啊,我打算現在就去試試這首詩的能力。你要不要一起去啊?”
徐大力這才笑眯眯的看著徐成,張嘴問道。
“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呢。”
徐成欣然接受了徐大力的邀請,說來他也是非常期待,自己這首詩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
前世的文學界中,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國三大詩人,人們尊杜甫為“詩聖”,尊李白為“詩仙”,對白居易稱“詩魔”、“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大唐皇帝唐宣宗有詩云:“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而眾所周知得詩仙李白的“詩仙”是清代文人給予的稱呼。因此,前世很多學者認為:中國詩壇應該是“一聖”杜甫)、“二仙”李白、白居易)。可想而知白居易在古詩界的影響力。
所以,徐成對這首詩也是信心滿滿,再加上文界當中這首詩的表現。讓他也是異常的驚訝。
不過文界當中文氣瀰漫。又是最接近文氣長河的地方。對於古詩來說有很大的加成作用。
一般來說現實世界之中,古詩的威力較於文界要弱小許多,不過越好的作品,威力縮減越少。徐成倒是想看看,這首前世傳承千古的觀刈麥,在這文學盛世能獲得什麼評價。
由於徐成的這首詩,已經被自身文界中的鎮界母石收錄,所以在留雲村中也沒有引發太大的異像。
見他一口答應,心急如焚的徐大力也沒有多想。直接邁步就朝田間地頭走去。
不多時,兩人便來到了留雲村的耕地區,徐成本來以為徐大力會立刻唸誦古詩,並施以農家秘法來驗證。
沒想到徐大力來到耕地區反而不著急了。一改方才急切的面色,親切的同周圍勞作的村民們聊起了家長裡短。
“徐老,您來了,您今天氣色真好啊。”
“就是,平日裡我們看您總感覺您心情不好。今天一下子不一樣了。”
“不錯不錯,徐老您今天看起來年輕了好多呢。”
……
村民見到徐大力,一個個興高采烈的同他打著招呼,還七嘴八舌的圍在,徐大力身邊說著調侃恭維的話。
一點都不害怕做為村中四老之一的徐大力,徐成看到這一幕頓時有些驚訝,因為平時孫老等其他三老在這裡坐鎮的時候,可不見村民這麼熱情。
由此可見徐大力在普通村民中的威望了。難怪農家會發展的如此之好。
細說古今,除了儒家之外,唯一一個實力強大的就是農家了。甚至他們潛在的實力比儒家還要強大許多。
畢竟儒家雖然號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且一直作為封建王朝中的中流砥柱。但是對於農家卻絲毫不敢輕視。
原因就在於儒家入朝,統領百官,主王朝之興衰變化。但是農家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來融入天下萬民。
故素有言之,儒者,為官之道也。道者,清淨之道也。法者,律法之道則。兵者,殺伐之道也。農者,生存之道則。
如果說古代儒家是讀書人的宗派,那農家就是所有華夏兒女得藏身之所,庇護之地,也是萬民心中最後的自留地。
自古以來,不論千年的世家,還是百年的王朝,對於那些手無寸鐵,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普通百姓,都不敢太過欺壓,因為農家大賢輕易不會出手,一旦他們出手,那就是改朝換代之時。
所以前世就穿著這樣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得來歷已不可考究,但是它得影響力卻是無比巨大的。上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下到飢寒交迫的普通老百姓,就沒有不知道這句話的存在。
有人曾經說過,農家是百家之中最成功的學派,因為他們生於農,長於農,融於農。
孔子曾經用龍來形容過老子。但是道家只有一個老子,而農家卻又千千萬萬個農子。他們的學派就是農民。他們的弟子也是農民。
農民是一種很可怕的人。安靜的時候他們就是田間地頭默默勞作的普通人。憤怒的時候他們就是飢寒交迫的饑民。理智的時候他們就是英勇就義的烈士。
他們是一個國家的根,也是一個國家最底層的存在,他們是一個國家最後的資本。任何一個國家,不論他是否強大,如果連農民都失去的話,那就意味著離顛覆不遠了。
徐成縱讀前世無數史書典籍,對此是無比清楚的。他深深的知道農家的可怕,要不是他的本性實在和農家不合,他早就入了農家門下。
“咳咳,安靜一下,安靜一個,今天我來這裡,主要是做個小實驗。”徐大力咳嗽兩聲。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實驗?是不是徐老您又悟出了一套農家著作。想要給我們展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