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功用是拍照,其次勉強能遮陽,但是保證,絕對擋不了一滴雨。
雖然一眼就能看出是義務出來的。
而且別說西湖邊,古羅馬鬥獸場門口你都找得到的繡花絹傘,繡花絹傘世界通用,馳名商標,你值得擁有注)。
“不是很清楚。”何米想了半天,很誠實得搖頭。
“市紡織廠歷史悠久,前身淵源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的大生紗廠,現在的工廠建立於1935年,公私合營後收歸國有,曾經一度支援了浙省超過一半百姓的服裝要求。市場價估值可達五百六十萬。”
吳區長一通天花亂墜的狂吹,問她:“你覺得這個廠子,夠不夠這個方案?”
何米抬眼皮,輕描淡寫得反問了一句:“那它的負債是多少?”
吳區長臉上的表情登時支撐不住了。
92年的國企什麼德行你打量我不知道呢?拿這個來蒙我?
產品老舊,庫存積壓,人員臃腫,幹部比工人還多,車間空蕩蕩,行政樓坐都坐不下,一個車間十個工人裡有一個車間主任和三個副主任,退休工人和在崗工人的比例甚至可能達到喪心病狂的一比一!
更坑爹的是,很多老工人為了讓子女“頂崗”,提前辦了內退把崗位傳給子女!
這些青工出生在運動年份,成長在上山下鄉的年頭,知識文化和專業技能學的稀鬆,職業素養……不在車間隨地大小便都算是愛乾淨了!
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搞政治鬥爭辦公室文化倒是好手。
下崗潮的時候,這些人也是最慘的,人到中年卻失業下崗,要技術沒技術,要文化沒文化,就算是扛包都扛不過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和湧入城市的農民工。
這樣的工人隊伍,還能指望他們生產出什麼樣的產品?更別說還有大量50年代傳下來跨越了三代人的祖傳生產線!
“四百……四百二十萬。”吳區長表情尷尬。
何米麵無表情得追問:“這五百六十萬的估值有多少是不能折現的機械?有多少是沉沒成本?那退休工人的退休金支出又有多少?工人怎麼解決?拖欠的外債怎麼辦?”
何米都沒提國營工廠必然存在的祿蠹!
這要是接手過來,接手的不是價值五六百萬的工廠,而是一個每個月都要她花錢填窟窿的吞金獸!接手的是市政府手裡的包袱。
吳區長含糊過這個話題,當官兒的嘛!臉皮不厚怎麼當官兒?
“你接收這個工廠,總歸還是賺的。”
賺倒是賺的。
何米掃了一眼廠房的位置和大小。
這地方以後的房價,4到6萬一平,基本沒有小戶型,二手均價在五六百萬左右。
算上通貨膨脹……
算上通貨膨脹也爆賺啊!
囤房和囤地意義能一樣嗎!這還是西湖邊啊!
我說過不幹房地產的!別誘惑我!
這是在毀掉一個實業企業家!你是千古罪人!!!
喜歡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請大家收藏:()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