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他們每天要蹬超過一個小時的公交車才能趕得上上班!
還有大人就算了,就算路途遙遠想想辦法也不是不能克服,可問題是裡面還有很多上小學上中學的孩子!
就這一條,就能把絕大部分居民釘死在原地,拒絕向遠處搬遷!
除非補貼能多到讓他們在附近買房子,不然幾乎就是無解的。
何米看到這麼棘手的問題,不僅不感覺壓力很大,反而有點想笑。
這個不就是開發臨州西溪溼地的事兒嗎?
這事原來好像是找正版點子大王何陽出的主意吧?
既然如此,何米就不客氣了。
“何總,能有辦法解決嗎?”吳區長牢牢得盯著何米的表情,生怕她說出一句辦不了。
“我的方法能幫你們解決問題,那就不是毫無價值的。”何米長腿斜斜一勾,表情自信且戲謔,“聞州用白馬街上最繁華的商鋪來換我的點子,臨州想要用什麼來換?”
聽到何米漫天要價的語氣,吳區長不僅不生氣,反而鬆了一口氣:“何總已經有主意了?”
不怕你漫天要價,就怕你無計可施。
“有。”何米很用力得點頭。
吳區長得到肯定的答案,也丟擲了自己的價碼:“商鋪,我們有。但不瞞你說,我們有全套的開發計劃,幾乎涉及現在所有的繁華區域。就算現在給你商鋪,用不了多久也要拆掉的。”
“這個說辭我接受,那你用什麼換?”何米知道他們說的不是假話。而能這樣坦誠,本身可以看做在表示誠意。
未來三十年的臨州就是一個不斷擴張和翻建的臨州,現在所有比較繁華的地方都經過不止一輪的拆遷。
這也是他們對這次拆遷如此重視的理由,只要這一次成功了,後續的拆遷工作都會有一個成熟的方案。
“理解。”何米更加期待他們會開出什麼樣的價碼。
“你知道市紡織廠嗎?”吳區長問道。
市紡織廠?
這裡面不會還有一個廠花,和一個因為姐姐太漂亮,為了保護姐姐不得不走上街頭小霸王路線的彪悍弟弟吧?
鑑於我國曾經到處修防空洞的那稀薄的安全感和曾經落後的交通運輸能力,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就連基礎的工廠配置我們也是寧小而全。哪怕世界大戰打的只剩下一省一市之地,我們也能拉出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所以哪怕是一縣之地,我們也能找到農機廠、機械廠、家電廠、紡織廠……涵蓋衣食住行所有方面一點都不奇怪,而日後很多知名企業的前身,可能就是這麼一家幾十號人的小廠子。
臨州有紡織廠根本不奇怪,這裡可是自古以來的絲織品重鎮,民國時期全國輕工業最先發達的就是以盛海為核心的華南城市群。
在山河破碎的時候,臨州的紡織……應該叫輕工業就已經走在全國的前面,火柴廠麵粉廠之類的都是寫進教科書的。
但是市紡織廠……
何米很鄭重得翻了一遍腦海中的記憶。
赫然發現,真的沒記憶。
二三十年後的臨州支柱產業,除了旅遊和貿易,應該是全國第一的網際網路高新科技產業啊!
中國首富瞭解一下。
紡織廠什麼的,何米印象中和自己最深的聯絡,也就西湖邊那些亭子裡賣著的“臨州繡”紀念品了,旗袍睡衣扇子,還有最少不了的,繡花絹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