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眼不見心不煩。
孫明把李世民和玄甲軍都交給戚繼光去安頓,然後自己獨自一人騎馬回府去了。
一個多月沒回來。
龍城內的變化貌似多了不少。
首先是各條街道外面的景象。
之前孫明沒走的時候,由於龍城人口繁多,新城又剛建好沒多久。
所以城內的街道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
那就是髒、亂、差、擠!
但是這次回來,這些問題明顯都改善了不少。
每一條街道上都整整齊齊,每家每戶的門口也沒有任何私自擺放的雜物。
更重要的是,街道上的人口貌似也沒有原先那麼擁擠了。
這無疑說明了一點。
就是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擴建的新城內部已經開發地差不多了,大部分百姓都被安置到新城那邊去了。
其次,孫明原先記得的某些建築和招牌,這次回來好像已經看不到了。
比如紀綱的錦衣衛所。
不僅門口的招牌不見了,而且大門也敞開著,裡面看上去空空如也。
再比如原先的月老閣和紅娘館,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招賢所和一個書齋。
雖然孫明不知道這是誰讓這麼改的。
不過以龍城現在的城池和人口規模,原先的錦衣衛所、月老閣和紅娘館本就不夠使用。
估計現在都已經搬到新城那邊去了。
所以這麼做非但沒什麼問題,反而還是與時俱進的表現。
最後,孫明還發現一點,龍城內這些百姓身上穿的衣物明顯比以前要豐富多彩很多。
以前城內百姓的服裝都是製衣局統一批次製作的,所以無論款式還是顏色,全都是千篇一律,沒有任何個性化的特點。
但是現在,孫明一眼看去,映入他眼簾的就有幾十種款式不一、顏色多樣的服飾。
更有甚者。
不少女子的脖子、耳朵、甚至手臂上,還穿戴著一些裝飾品。
如此一來,大家的穿著打扮不再像之前那樣單調統一,而是更加具有個性化了。
同時這也說明城內生產和貿易這一塊現在發展地還不錯。
對於這樣的景象,孫明心裡還是頗為欣慰的。
一方面說明自己不在的這些日子裡。
不僅有薛仁貴、戚繼光、王平等人替他守住了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