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時,依附突厥發家的劉武周政權佔據了有充足物資的河東大部地區,並且攻佔了太原、晉陽,威逼關中的李唐政權。
李世民上表請戰,並在柏壁與劉武周大軍對峙。
在佔據有利地形後,李世民用後發制人、以飽待飢之策,堅壁不出,養精蓄銳。
最終劉武周軍隊糧食耗盡,在撤退途中被李世民截殺,死傷數萬人、俘虜無數。
此戰李世民奪回河東,為大唐消除了北方的威脅,進一步鞏固了關中的李唐政權。
22歲時,李世民一面圍困洛陽的的王世充,一面率三千玄甲軍親赴虎牢,迎戰前來救援洛陽的竇建德大軍。
這一戰李世民以三千騎兵打敗竇建德十萬大軍,享譽一時。
竇建德兵敗後被捉,而王世充也因沒了援兵而最終選擇了投降。
這是唐朝統一天下的定鼎之戰,基本奠定李唐王朝的版圖基礎。
李世民的功勞至此已經封無可封,最終李淵只能特設天策上將表彰其功。
23歲時,李世民出兵對抗河北的劉黑闥。
他前期選擇閉壘不戰,另用奇兵斷敵糧道。
待其糧盡氣衰之後,親率精騎出擊,並決洺水助戰,最終大敗劉黑闥軍。
李唐王朝從偏安一隅到走向大一統的四次大戰,皆為李世民所指揮。
這一年,聖旨上李世民的官銜是這樣的:
天策上將太尉領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王世民!
公元626年。
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走上權力巔峰,成為大唐帝國的第二任君主。
而這一年,李世民才27歲。
在用帝王之眼確認過的確是自己人以後。
孫明便讓戚繼光開啟城門,放李世民和玄甲軍進來。
片刻之後。
孫明和李世民終於在城內相見了。
剛一見面,李世民納頭便拜:“末將李世民,參見主公!”
“呃......”
雖然明知眼前這個是系統分配的人才。
但他畢竟頂著一張老熟人的面孔,所以孫明看著他多少有些不大習慣。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年輕時候的李世民長的確是一表人才,俊朗不凡。
只是一想到長安城裡的那位,孫明心裡還是感覺有些毛毛的。
一個是視自己如仇敵的君王,一個是對自己100忠誠的下屬。
這讓孫明內心膈應不說,甚至多看一眼就有一種想要毆打眼前這個李世民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