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入冬以後就少有青菜,鹹菜幾乎家家必不可少的,而在趙軍他家這邊兒,醃的鹹菜裡,佔得比重最大的就是芥菜疙瘩。
一般家裡,少說都得醃上一缸,也有醃兩缸、三缸的。
“醃了。”王美蘭先把蒸熟的米飯拿下來,然後對趙軍答道:“沒擱這兒醃,是擱咱家新房醃的,醃三缸呢。”
說到此處,王美蘭又補了一句,道:“昨天下午,你張嫂子來幫我醃的,她家鈴鐺也來了。”
趙軍一聽就知道了,自己走的這些日子,楊玉鳳肯定沒少過來幫忙。
這時,王美蘭拿著盆、拿著勺準備盛小雞燉蘑菇,當年的雞,肉也爛得快,這還才燉了半個多小時,雞爪子骨棒的皮都被燉爛。這樣的話,那雞肉也就好了。
而在盛菜之前,王美蘭繼續跟趙軍說:“咱也不知道你張大哥、張嫂子咋管教的,鈴鐺那孩子,我咋瞅咋稀罕。哎呀,以後你倆妹妹要能像鈴鐺那樣,我就啥也不尋思了。”
趙軍聞言,連連點頭。小鈴鐺那孩子,可是比她爸著調多了,學習好還懂事兒,從來不用家裡操心。
王美蘭突然又感慨一句,只聽她道:“鈴鐺這孩子,跟我小時候挺像,你姥兒、你姥爺,還有家裡親戚朋友啥的都誇我。”
“啊?”趙軍聽得一愣,但解臣在裡面開碗架拿碗筷呢,趙軍只能重重點頭“嗯”了一聲。
王美蘭小時候啥樣,趙軍是沒看著過。但就聽他老舅王強回憶,王美蘭小時候事兒老多了。
在東北,說一個人事兒多,不是說他忙。而是說這個人矯情,難打交道。
而按趙有財大逆不道的說法,王美蘭小前兒就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至於王美蘭剛說的,那些誇她的人,趙軍他姥和姥爺有倆兒子,卻只有王美蘭這麼一個閨女,家裡又有錢,就對這顆掌上明珠疼愛得很。
而她家那些親戚,見王財主夫婦疼愛閨女,當然了跟著誇了,要不然咋從他們家打秋風啊?
但這種事,不管解臣在不在,趙軍也是不敢吐槽的,眼看著王美蘭把小雞燉蘑菇都盛到盆裡,趙軍忙頂替王美蘭把菜往桌子上端。
硬菜上桌,李如海還沒過來,王美蘭便對趙軍、解臣說:“你倆先吃著,我去喊如海一聲兒。”
“不用,媽。”趙軍攔王美蘭道:“我倆等他,那孩子幹一上午活,到家得洗把臉啥的,我們等他一會兒。”
王美蘭也沒感覺出什麼,只對趙軍、解臣說:“那行,我再炒個白菜。一會兒你們吃著,我上你嬸家去,你們把小雞兒都吃了了,不用給我們留。”
雞肉裡雖然燉了蘑菇,但王美蘭也怕不夠他們仨吃,於是就刷鍋炒個白菜片。
這個菜好熟,下鍋翻炒兩下就好。這邊王美蘭把白菜盛盤,那邊李如海就進了趙家門。
“大娘!”李如海進來看王美蘭盛菜,忙湊過來殷勤道:“給我,我端。”
王美蘭把盤子遞給李如海,然後水刷鍋,這個活幹的也快,三下五除二收拾完,王美蘭就出門往李家去了。
而在趙軍家西屋,趙軍、解臣、李如海三人圍著炕桌坐在炕上。
三人面前都擺了碗筷,中間放著一盆、一盤兩道菜,趙軍這當哥的先拿起筷子,指著桌子上的菜,看了眼解臣,又看了眼李如海,招呼二人道:“快,咱吃。”
“哎。”解臣、李如海齊齊應了一聲,二人從桌上往起拿筷子。而這時,趙軍將盆中雞頭夾起,直接遞到李如海碗裡,並道:“如海呀,吃這個。”
“啊?”李如海看著碗裡的雞頭,一下子愣住了。
而一旁剛要動筷子的解臣見狀,也不由得看向了趙軍。
這年頭,豬頭都不算好肉,就更別提雞頭了。而以兩人對趙軍的認識,趙軍對他們這些弟弟都很是照顧。
按正常來說,就算趙軍自己吃雞頭,也不會把這個給李如海的。
在二人不解的目光中,趙軍笑著對李如海說:“如海呀,你剛上班,吃雞頭,啥事兒都往頭裡去。”
這就是吉祥話了,李如海聞言呵呵一笑,夾起雞頭就把雞冠子咬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