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等沒有滿足於目前所達到的成就。
當時,元廷內部發生分裂。
兩人把彭瑩玉骨灰運回埋葬後,再次揚起討伐元軍旗幟。
張士誠回到江地區,率其鹽商部隊首先向死守徽州城八思爾不花進攻,接著,軍團由陳友諒指揮。
與此同時,對徽州城進行了總攻。
此時,城內一片混亂,一些人在四處奔逃。
層層疊疊的起義軍把小徽州城圍在一個鐵桶裡,絕不允許任何一個元兵都能活著外出。
八思爾不花,固守不得,呼救信鴿一隻籠,一隻籠朝外,多為城外起義軍所射,烤熟食用。
幾隻信鴿飛入元軍大營,李思齊接替戰死的察汗帖木兒,指揮軍隊,望著八思爾不花呼救的信愁眉苦臉。
如果再讓他們來攻打,就只能是自取滅亡了。
一小波人馬徹底消滅了察汗帖木兒精兵,如此戰鬥力,早已經不再是當年剛造反的烏合之眾。
起義軍三百餘人還能安然無恙地消滅元軍數萬精銳,何況現在十幾萬人?
李思齊是如何計算的,沒有一個是可以計算勝率的,詼諧幽默,苦思冥想一晝夜,最後想出了妙計。
這天晚上,他正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時,忽然被一陣急促而又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
他命人把八思爾不花寄來的求救信,迅速寄給了駐紮在黃河北岸的王保保,自稱偶感風寒,元軍死傷慘重,不能派兵救援,請王保保率元軍在黃河北渡江營救。
此時,已是天寒地凍,元軍早已無路可走了。
同時,遣使將奏報送到大都:鎮南大元帥察汗帖木兒陣亡,元軍死傷慘重。
李思齊整合殘部,儘可能多地帶元軍士兵回來。
他在與元軍中將領商討後認為,若不盡快調兵出征,那麼,明初再發動大規模戰爭,恐怕很難取得勝利了。
目前,元軍鬥志不高,實在沒有能力派兵援救徽州城。
此時正是朝廷和百姓對國家危難之際的緊急關頭。
王保保將軍年輕時就有作為,等待時機,是百年難遇之奇才。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有如此大的作為,其個人能力確實值得稱道。
若由其率元軍在黃河北岸渡江營救,一定能夠成功解救徽州城,鎮壓叛亂。
昨夜這些,李思齊愜意地趴在搖椅裡,指間翠玉扳指律動地敲扶手,興致盎然地哼唱小調。
察汗之死,傳至大都,在朝廷上下掀起一陣震動。
皇帝在病榻上的昏死,使大臣們都感到非常恐慌。
元順帝連龍椅都掉了,整個兒就像失去了靈魂,愣怔良久,想起逼問現場情況。
“你是怎麼死的?怎麼這麼快就被抓到了?”
李思齊派去的使者,按自己的意思複述,元順帝臉色蒼白,不住的點頭。
“好,好,好。李思齊做得對。這種時候,應該要儲存我軍的有生力量。讓王保保渡河,嗯,這個主意不錯。”
元順帝響應時,下達聖旨讓王保保提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