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靠武力取勝,而是依靠謀略制勝。
察汗帖木兒是以一場場弱勢反擊戰成名的典型人物。
他的經歷和事蹟至今還在很多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今察汗已經去世,輪到這群青年軍官大顯身手、力挽狂瀾了。
一位膀大腰圓,馬刀拔出的青年軍官說,高高地舉過頭,向周圍迷迷糊糊的元軍將士發動了調動。
“振作起來!成吉思汗的子孫!你們身體裡,流的是草原男兒的熱血!難道說,堂堂幾萬蒙古鐵騎,竟讓這幾百個漢人給嚇破了膽?舉起你們的刀!蒙古鐵騎,永不認輸!”
戰場中軍心高於一切。青年軍官追隨察汗數年,瞭解在此情況下應採取何種措施最為重要。
在這次戰役中,他把這個道理講給自己的戰友聽,讓他們相信他的觀點並付諸行動。
振作精神,收編軍心,再和敵人一決高下,一切規劃都天衣無縫,一點兒也不會錯。
結果證明他這句話的確起了激勵士氣的良好效果。
一個又一個元兵臉上的表情由驚詫變為兇狠,一身殺氣逐漸歸去,他們都掏出馬刀大聲怒叫。
“蒙古鐵騎,不服輸!”
元軍聲嘶力竭,這位危急時刻出聲奪人喝斥部隊的年輕軍官,在將士的簇擁下似乎已成為新任精神領袖。
潁州城精英將士們不把這些驟然激動的元軍看在眼裡,倒是蹲坐在一棵樹下,四處尋找元軍指揮所,準備行刺,朱元璋發現了這個小小的激動元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朱元璋什麼也沒說就飛身撲上來把年輕軍官接過來。
他的手像一根鋼針一樣在士兵身上刺出了一條血印。
步伐之快讓全體元兵始料不及。
那青年軍官只看見一個光影撲面而來,心裡一驚,喊著不妙,還記著,在這個小小的漢人部隊中,有個刺客獨來獨往,除掉飛鷹。
自己的身體很弱,如果沒有那一招的話,肯定會死得很快。
這下地被他盯上了,自己也難逃一死。
軍官潛意識裡橫刀格擋,卻並沒有聽到兵器相碰撞的聲音,倒是清澈的巴掌聲,震得他左耳朵嗡嗡響。
他的右肩已經被打傷了!
接踵而來的還有左臉上滾燙的疼痛。
朱元璋在重重地打了自己一耳光之後,不急著走,倒在離自己一手臂的地方穩穩地站住了,滿臉調侃地凝視著眼前這位情緒高漲的青年軍官大聲問。
“怎麼樣?爺爺的巴掌,爽不爽?”
被打的官員惱羞成怒,舉鋼刀朝朱元璋劈來,朱元璋步履不對,側閃著身子,躲避迎面撲來鋼刀,甩手再一耳光掄到了那個軍官臉上。
這一掌,不偏,還是方才打的左邊臉。
軍官氣憤地喊道。
“欺人太甚了!哥幾個,一起來吧,砍了他!”
幾名距離很近的元兵站了出來,數把鋼刀,以不同視角砍擊,全方位、無死角地把朱元璋牢牢地鎖在刀陣中。”
“當朗朗”接二連三地傳來武器碰撞聲,刀陣之中,朱元璋殘影無痕,元兵斬盡殺絕,未收刀就又傳來清脆的巴掌聲。
這就是明初的一次大規模殺戮,也是明朝開國以來最大的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