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林大夫不必這樣看著我, 本王今日找你是為了嶽林園農事。”梁王看了一眼面帶怒意的林書閣笑道。
林書閣皮不笑肉笑道:“那便好,我就怕殿下又有什麼石破天驚的想法,陛下雷霆之怒, 我可承受不來。”
“林大夫是在怪我明明答應你此時不摻和南方,卻轉頭就與皇兄陳情嗎?”梁王長相俊秀, 垂著一雙眼睛更顯無辜, “唉, 我也是身不由己啊,這其中各種緣由, 林大夫必然也是清楚的。”
林書閣裝傻:“殿下怕是高看我了。”
梁王曉之以情:“其實不止是因為那些,我確實喜好農事,能親眼看著貧瘠的土地裡種出果實,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林書閣看著他, 還未說話, 馬車外面的僕從道:“殿下,嶽林園到了。”
林書閣從馬車上下來,現在的嶽林園一片綠意, 目光所及之處盡是長得十分茂盛的莊稼。近處的麥苗和粟苗整齊排列著,遠處是已經抽出葉子的土豆苗和辣椒苗,葉片上的露珠晶瑩剔透,四周都是清新的綠植和泥土氣息, 一切生機盎然。
“今年春耕按照你說的方法試著種了新糧種,確實長勢更好了,等過段時間就可以種棉花了。”梁王蹲下來, 摸著一株翠綠的枝葉道。
“今年皇兄也在燕都放出去一批土豆和辣椒的種子,等會帶你去看看,長勢都很好, 尤其是辣椒,自從這東西從西北傳過來,備受人們追捧,剛開始因為稀少,只能貴族和高官府上享用,後來多了,平民百姓家中也都能種上一種。”
“陛下仁德,這是百姓之福。”林書閣捏著手上濕潤的泥土道,腳下的地還微微帶著濕意,應該是剛剛澆的水。
“林大人更是心懷仁愛之心,燕都百姓如今耕種用的曲轅犁,澆水用的筒車,做飯用的鼓風機,這些皆是出自你之手。其實,定遠郡守的文書到的時候,有關這些的奏報皇兄也會讓我看,我時常在想,能想出這些東西的會是怎樣一個人,直到我那次在嶽林園中親眼見到你,就知道傳言非虛。”
“殿下謬贊,我身為一方官員,自當為百姓做些實事。”林書閣自覺擔不起這樣的評價,回道。
梁王卻沒理他的話,繼續道:“若不是皇兄肯定不放人,我定要拉著你去南邊。”
林書閣微微一笑,不敢回答這樣的話,他自然不可能與藩王扯在一起。
“林淮亭,你與謝校尉可是真感情?”梁王突然道。
林書閣心中咯噔一下,瞥了一眼梁王,試探道:“殿下何意?”
梁王看著他面色平淡,彷彿並不知情的模樣,“本王近日聽到一個傳言,是有關你與謝校尉的,傳言說得有模有樣,說你二人弱冠之年,卻一直不肯娶妻,是因為你二人做了夫妻。”
林書閣腦子轟的一下有些發蒙,他倒不是在乎這些流言,他在乎的是這些流言背後的始作俑者想做什麼。
“多謝殿下,我知曉了。”林書閣回了他一禮,“我還有事要處理,先告退了。”
“等等,林淮亭,斷袖分桃之事又有何稀奇,此事你不必放在心上,民間議論過一段時間後誰還會記得這些。只是,謝校尉剛剛出征,就有人在這節骨眼上強汙你二人名聲,明顯有所圖,你需得小心。”梁王又道。
“多謝殿下提醒。”林書閣真心道。
林書閣走出嶽林園,邊走邊思索此事當如何解決,若只有傳他與謝諶的關系也就罷了,大不了直接認了,怕就怕後面會引發其他的事,不知這背後搗鬼之人有什麼目的?
“阿洵,你去查一查這傳言的源頭來自何處。”林書閣說道。
“是,大人。”阿洵應聲道。
之後的幾日,燕都百姓皆在私底下議論紛紛,古往今來,這種八卦的傳播速度是最快的,等林書閣反應過來時,竟然鬧得滿城風雨,連林萱和林清遠都聽說了此事,還跑來安慰林書閣。
林書閣笑道:“知道又如何?我與仲宣行得正坐得直,又沒有做違背良心之事,讓他們說去吧。”
“就是,誰要是敢在我面前說大兄和二郎,我就狠狠揍他們。”林清遠張牙舞爪。
林萱因平日裡多接觸燕都貴女,又因為兩位兄長的長相才幹,經常被她們詢問林書閣和謝諶定親與否?可有意中人?這次被這個驚天傳聞驚到,自然要與林萱打聽傳言是否為真,林萱摸不準林書閣和謝諶此時的心思,只能敷衍過去。
“大兄不知,這幾日我被她們堵住要問個究竟,好些姐姐已經相信了最近的傳聞,傷心得厲害,不過有些卻劍走偏鋒,認為大兄與二郎的長相,若要真是這樣,倒也賞心悅目。
林書閣聽著林萱自述最近的煩惱,安慰道:“順其自然吧,若真到那一天,我與仲宣自然不會否認。”
等雙胞胎離去後,林書閣嘴角的笑意淡去,這幾日一直未能查到傳言的源頭,不知是何人有如此能力,就跟當年仲宣身世的傳言一樣讓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