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林書閣心想:患難見真情, 誰能想到從前的親人會成為刺向你的利刃尖刀。
謝諶又道:“阮大人假借急事出城才護送我出城,他與當時護衛燕都的中尉交情不錯,且家中那段時間應該是有所察覺, 阿母也早就為我安排好了路線,所以我才從燕都逃了出來。剛逃出燕都之際, 我便聽說丁家傳了先帝旨意, 謝家意圖謀反, 家主在宮中伏誅,謝家其餘人拒不受捕, 已全數誅殺。”
他語氣沉重,眼中是濃鬱的悲痛和恨意,“我回頭望去,謝家的方向已經升起來濃濃的黑煙, 阿父阿母, 阿兄阿嫂,所有人都……我連為他們收屍都做不到。”謝諶一拳狠狠砸了下來。
“仲宣,”林書閣握著他的手, “逝者已矣,我們也終歸會回去的。”
謝諶很喜歡他說我們,因為這代表著這條路再也不是自己一個人踽踽獨行,有一個人會陪著他, 和他一起面對。
謝諶緩了緩心神,“那名護衛十分機敏,帶著我一路往西逃, 隴西郡從前是大父經營之地,大父的舊部也多在那邊,我便想去那裡。可誰知大父出事, 部下忠心的大多被處置,留下來的也都被排擠在外,至於其他人我不敢再賭。”
“直到有一次,因家中驚變我本也沒帶什麼銀錢,護衛帶的銀錢一路而來早已花光,我只能和他去街上做苦力,不想當地官員路過,見我眼熟,問我是不是姓謝,我自然矢口否認,用假話搪塞了過去。見有人起了懷疑,我和護衛便立即出了城,只能前往西北,卻陰差陽錯被羌人所擄。”謝諶似是陷入回憶中,說完良久都不出聲了。
那名官吏應該是認出了謝諶,但卻並沒有捅出來,謝諶這才能安然出城。
“仲宣,你受苦了。”林書閣嘆了一聲,初遇時見他受了重傷躺在雪地裡,只說是從羌人那裡逃出來的,年紀又那般小,他便感念他一路艱難,誰知他這一路竟然經歷瞭如此風波。
“不苦,後來不是遇到了哥哥嗎?肯定是我大父他們在天之靈保佑我,不然,我怎麼會幾次死裡逃生,他們還將我送到了哥哥身邊。”謝諶低頭親了親他。
“那名護衛呢?他沒事吧?”林書閣問道。
“沒事,他當時為了救我受了重傷,傷好後一路循著我留的記號找到了我,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我才能從羌人部落逃出來,不過當時我們分開行事,他再次與我聯系時,我已經在終古隧了。”謝諶一邊說一邊看林書閣的臉色,唯恐他有什麼誤會。
怪道謝諶當時明明有生命危險卻不見護衛,若不是當時他與雙胞胎經過那裡,他自己求生意志強烈及時呼叫,不然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仲宣,你準備以後怎麼做?”林書閣倚靠在他懷裡,抬頭看向他。
謝諶也低頭看向他,“燕都爭權奪利越發激烈,帝黨和丁黨你來我往皆有折損,若要徹底鏟除丁氏一族,必得扶持帝黨,讓新帝奪取大權,重整朝綱,為謝家平反。”他看向外面的天空,眼神晦澀。
“那必得朝新帝投誠,仲宣,新帝可知道你還活著?”
謝諶搖了搖頭,“事情沒有明瞭之前,我不能隨意暴露自己,不過阮大人現在已經是新帝心腹,有他在,必要時刻我會與他取得聯系,屆時全力幫助新帝鏟除丁巖何。”
林書閣聽他這樣說,便知道朝中必然有他的人。
他默默片刻,在他懷裡轉了個身,伸手抱著他的脖子,“我會幫你積攢軍功重回朝堂。”
謝諶唇角揚起,垂首蹭了蹭他的額角,“哥哥,等我報完謝家的仇,便隨你回來,哥哥在哪裡我便在哪裡。”他輕吻著林書閣的眼睛,一路往下,將林書閣的回答也吞入腹中。
……
秋風送爽,整個清泉縣上下都在忙著秋收,黃澄澄的粟結得飽滿,清泉百姓忙著將粟米收回去晾曬,旁邊則是一大片棉花地,許多百姓拿著布袋摘棉花,百姓避著花苞上的小刺,用手將棉花摘了下來。
潔白的棉花彷彿天上的雲朵,清泉百姓都是第一次見到,拿在手裡都有些不知所措,輕輕捏了捏,柔軟又暖和。
“怪道林大人當時讓大家一起種呢,竟然是這種好東西,比蘆花緊實柔軟多了,要是拿棉花做棉衣棉被,不知道得多暖和,可惜我膽子小不敢種。”有百姓拿起一團棉花讓旁邊人看。
“誰說不是呢,我家開荒得的地全用來種糧食了,等明年一定要種上幾畝,給家裡人做衣裳。”旁邊的人附和道。
周圍聽到二人說話的百姓也起了心思,以前沒見過不敢種,現在都捏在手裡了,這般好物,定要多種幾畝。
有百姓在給裝棉花的布袋打結,穆遠舟指揮他們將裝好的布袋運到幾間屋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