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面上還帶著感動,一看這情景,剛想去教訓一下帶頭站起來振臂高呼的學生,被韓山長阻止,“就讓他們高興會吧。”
“林縣丞,陸郎君,多謝二位,多年來,世間讀書人皆贊頌聖人品德和思想,雖然對他的事跡瞭然於心,但我從未……”
韓山長的話戛然而止,但林書閣知道他要說什麼,讀書人所見的孔子是萬世師表,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是聖人,形象光輝而高大,彷彿天生就是為拯救世人而來。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這部《孔子》沒有說教式地向學生灌輸儒家觀念和孔子的偉光正,更多的是對孔子人性方面的展現,幼年的艱辛,與弟子的相處時的情景,不被重用的無奈以及弟子離世和理想破滅時的悲痛。
遠處的學生更是興奮,一個個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夫子們只好安排他們退場回去。
這次沒有俊男靚女,神仙人物,所以學生和一些夫子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戲目展現的情節。
有學生還沉浸在悲痛中,“孔鯉去世時我沒哭,顏回去世時我也忍住沒哭,可是聖人去世時念著‘天下無道久矣’我直接沒忍住。”
同窗回道:“我其實在孔鯉去世時已經哭得不行了,後面更是……”說著又要哭起來。
“我們知道的孔聖人好似是遠在天邊,今日一見又像近在眼前。”一名學生說的。
“你這個比喻不錯,悄悄跟你們說,我家中有人看過《尋仙記》,說是講男女情愛和神仙故事的,我以為咱們也會演這一出,你們知道出來的是幼年孔聖人時我有……”他偷偷看了看遠處的夫子們,又道:“我其實都不想看了,結果竟然演得這麼好。”同窗道。
“誰說不是呢,本來上課就學了那麼多聖人之道,我還以為好不容易看場戲,也要聽聖人之道了,那不讓我們白等了嗎?”另一名學生說道。
周圍偷聽的學生齊齊點頭。
“你們幾個?聚在一起幹什麼呢?”不遠處傳來夫子的怒喝。
幾人連忙嬉笑著作鳥獸散狀。
這邊林書閣看到了準備跑回去的林清遠,揪住他的衣服,“跑什麼?沒看到我嗎?”
“大兄,快放開我,我趕著去吃飯呢。”林清遠看著大家都往食舍那邊過去了,去晚了就搶不上飯了。
“不急,你們韓山長說了,下午讓你們休沐半天,我幫你請假,今晚回去吃飯。”林書閣笑道。
林清遠立刻不動了,“真的?那我不去了。”反正書院的飯也一般,還不如回去好好吃一頓。
片刻後,林清遠生無可戀地和林書閣坐在一起,對面是李縣令和韓山長。
聽著李縣令和韓山長高談闊論,從聖人思想談到先秦諸子又談到前朝政治。
等他想動筷子吃飯的時候,又轉回到今天的戲目了,他低著頭在心裡後悔,早知道就不答應兄長了,飯都吃不好。
突然,碗裡多了一筷子菜,抬頭便看到大兄朝自己眨了眨眼,示意他快吃。
“今日的戲真是好,像是親眼見證了聖人的一生,我聽學生說最感動的莫過於聖人和學生的相處,看著就和平日裡的我們一樣,這群臭小子,總算說了句人話。”韓山長感慨良多。
李縣令笑道:“師生相處日久,自有真情在,君不見聖人平日裡和仲由的相處方式,但去哪裡還不是都帶著他,到後來仲由捲入衛國內亂而死,聖人不也是悲痛欲絕。”
李夫子插嘴道:“也是,學生中確有一些不服管教卻也聰穎伶俐的,比如說上次當著林縣丞的面口出狂言的賀青燃,說句心裡話,他確實天資高,就是年紀小不夠穩重。”
“李夫子不必為小事耿耿於懷,書閣他又不會跟小孩子計較。”李縣令聽出他這是想為上次賀青燃的無禮之舉開脫,安慰他道。
林書閣笑著點頭,眾人話題又轉向了他。
又說他心思靈巧,能將戲目編得如此精妙絕倫,又說他年輕有為,直誇得林書閣有些臉熱,趕緊招呼眾人吃飯,不然阿遠都快餓死了。
李縣令和韓山長吃得十分盡興,林書閣早已習慣這樣的場合,也就無所謂了。
只有林清遠從剛進食舍開始便跟霜打的茄子一樣,剛開始在一群大佬中間瑟瑟發抖,後面面無表情,到最後心如死灰,吃了些什麼他都不記得了,那道不知道是雞還是鴨的菜不錯,怎麼他們學生吃的食舍就沒有,可惡!
等他和林書閣回家之後,林書閣安慰道:“今日辛苦了,晚上想吃什麼,大兄都給你做。”
林清遠霎時滿血複活,剛想開口說話,被門外的聲音打斷了。
林書閣摸了摸他的頭,過去開門,門外是一臉喜氣洋洋,意氣風發的許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