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素抱樸,看來這葉祁並非崇尚孔子,應該崇尚老莊。
“多謝,既是山長之物,我也不喜橫刀奪愛。”林書閣拒絕道。
見素卻道:“幾包茶葉而已,先生向來不在意這些,況且先生喜愛林縣丞人品,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旁邊的周度有些幸災樂禍,“林縣丞便收下吧,葉山長可不是誰都看在眼裡的。”
林書閣只好向見素道謝。
見素見眾人休息得差不多,便帶著他們去參觀書院,一陣笛聲傳來,輕快有趣,吹得不知是哪裡的調子。
眾人紛紛朝那邊看去,見素卻跟沒聽見一樣,帶著林書閣他們朝另一邊去了。
走了好幾步,林書閣沒見到讀書的學生,正感到奇怪,從林間傳來爭論不休的聲音。
眾人走到跟前,才聽清楚是幾名學生在爭論經中的幾句話,吵得面紅脖子粗,聽到這邊的聲音,收斂神色,見到穿著官服的眾人,才行禮道:“見過諸位大人,見素師兄。”
李縣令擺擺手,“都起來吧,不必拘禮。”
一名學生面上帶著稚氣,對見素道:“師兄,今日先生布置的題目,我們見解不一,實在無法……”
見素含笑道:“剛剛林中的曲子是《春疊》”。
那名弟子一聽,頓時喜笑顏開,朝林書閣等人見禮,腳步歡快地跑了。
林書閣看到這一幕,不由得笑出了聲,周度問道:“你知道這是何意?往年來的時候可沒唱這一出。”
“往年是怎樣的情景?”林書閣反問道。
“往年自然是葉山長和縣令大人寒暄一通,四處轉轉就結束了,畢竟還有其他書院。”周度說完,用詢問的眼神看著他。
“剛剛吹笛的人你覺得是誰?”林書閣好整以暇道。
“吹笛的人……你說是葉山長?”
見素搖搖頭,向眾人說道:“先生任性慣了,心情好便自己幫學生答疑解惑,心情不好便任學生抓耳撓腮不得其解,也不為所動,只讓我們相互辯駁,看誰能說服誰。”
“那怎樣判斷他是否心情好?難道是剛剛的笛聲?”周度恍然大悟道。
見素點了點頭,“今日先生的笛音輕快率性,想來心情不錯。”
周度無語望天,偷偷吐槽,“沒見過這樣的師長,那不是教學與否看自己心情。”
林書閣道:“長青書院人少,弟子卻個個拔尖,想來與葉山長的方式有關,孔夫子曾經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想來縱情恣意是假,啟發學生是真,至於吹笛,應該真的隨自己心意。”
見素笑而不語,帶著眾人往回走,林子裡不時傳來鳥雀的聲音,陽光透過樹枝,斑駁的光影落在地上,一時只剩下踩著樹葉的聲音。
突然,傳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我說縣令大人,今日你瞧也瞧了,看也看了,我這書院就這些人,你趕快將我家抱樸還來,光一個見素管不了這群猴子,一個個又來找我了。”
葉祁披著一件外衫,迎風而立,山風盈袖,飄飄似仙,後面跟著剛剛跑去的小弟子。
抱樸?林書閣陡然想起當時學堂見到的年輕人,林書閣看了一眼李縣令,看來兩人關系不錯嘛。
李縣令抬頭望天,老神在在道:“抱樸學識淵博,性子沉穩,再借我幾日,學堂新開,暫時還離不得他。”
葉祁眼睛轉了轉,轉到了林書閣身上,“聽說林縣丞為新學堂造了一批新東西出來,不過我這書院也不適應。”他眼神中帶著遺憾,嘴上卻掛著一抹狐貍笑。
林書閣笑道:“山長若有意,我可以讓人做一批隨身攜帶的。”似葉祁這樣哪裡都能教課的人,給他做個隨身攜帶的小黑板再好不過了。
葉祁慢慢走了過來,懶洋洋地行了禮,“那便多謝縣丞大人了。”
“山長客氣。”
葉祁拖著長長的袖子伸了個懶腰,“天色不早了,我也不留諸位用飯了,”說完還向見素眨眼。
見素沒理他,“各位大人這邊請,”他手中拿著幾包東西,“書院簡陋,不便留諸位用飯,剛剛碧桐書院傳來訊息,已經在食舍為各位大人準備了午食,韓山長也在候著諸位。”
他又將手中的東西遞了過來,“這是先生每年為縣令大人準備的,安神效果極佳。”
“這是為林縣丞和周主簿準備的。”他說話不疾不徐,聽著十分舒服,送的東西也極為妥帖,既不會顯得貴重,也不會失了心意。
“多謝。”林書閣接過手中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