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似乎有些困難,但周甘當細細一想後,覺得此舉大善,長安方向就不用說了,那是大唐的國都,如能攻下,李世民便如喪家之犬。而江南,乃是大唐的糧倉,李世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有二十萬西涼精銳不遠數千裡遠征,從長江抵達江南,如過能攻下江南糧倉,那李世民就難以募集更多計程車兵,對以後的戰事相當不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辦法是好,但戰船是各問題,所有的戰船都留在金城,要運送橫穿三個郡,遙遙數千裡,怕是非數月不行,這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簡直不敢想象。
“李國相,你怎麼不早說啊,你要早說,本王就讓武陽郡守督造戰船,現在倉促之間,能讓本王到哪去找可承載二十萬大軍的船隻?”
金城王宮內,聽完李恆的建議,周甘當大勝斥責。
李恆笑道:“大王,臣可不是馬後炮,而是剛剛才想到的啊,再說,之前沒打造戰船也是好的,能迷惑住李世民,讓他發現不了我大軍是走的水路,待大軍到了江南,一定大展神威。”
“嗯...說的不錯。”
周甘當沉默了一會,說道:“本王即可傳令下去,讓大將軍杜然,領大軍十八萬前往青龍關;同時讓上將軍阿骨朵,準備好戰船,領二十萬步軍精銳入武陽,馳入長江。”
李恆叮囑道:“大王,您要叮囑阿骨朵將軍,最好是夜間行軍,不用急著趕路,萬不可讓官兵知曉我軍動向。”
“本王知曉。”
恍然間,周甘當想起了羅毅,問道:“你最近可有接到隴西方面的戰報?羅毅和韓武怎麼樣了?”
李恆道:“暫時還沒有接到,不過大王放心,隴西不會太好,現在羅毅肯定還在血水裡摔跤呢,等他平定隴西時,我們都很可能進軍中原了。”
周甘當道:“要叮囑羅毅,我大軍入江南,他必須保證我大軍糧草,否則別怪我跟他翻臉。”
“要不是因為這些糧草,本王豈肯將隴西讓給他,足足一個郡...。”
即使現在想想,周甘當都還覺得心裡一陣絞痛,就像正在被人用刀子割一樣。
說這話,他絲毫沒估計周巧與羅毅的關係,再怎麼說也是翁婿。王室關係就是這般,一切都是交易品,只為權利、得失。
...........
隴西銀城。
羅毅、羅通在行軍七日之後,終於抵達目的地。期間有羌人騎兵追來,但所幸韓武設下數次埋伏,終於將羌人騎兵擊退,還讓其付出了小小的代價,也算搓了搓對方的銳氣。
到了銀城後,韓武帶著自己的一萬六千人,駐守四城,安排銀城的一切防務,因為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要擔任起守城的重責。
他曾在羅毅面前誇下海口,要守住兩月,雖然羅毅不怎麼信,但他必須做到最好!
羅毅到銀城後,則帶著羅通前去檢驗新兵。
“馮四,你在銀城招募到多少新兵?心裡可有數?”
羅毅、羅通、馮四一路前往校場,羅毅問道。
馮四恭敬的回道:“回大將軍,這近一月來,截至昨日,一共募集新兵兩萬四,都在北校場之中。”
跟羅毅和韓武在青城、大石城募兵比起來,馮四這裡的效果明顯好些,羅毅跟韓武才募得兩萬,而馮四竟在一月內獨自募得兩萬四千。
羅毅道:“好,做得好。”
“有了這些士兵,我們就能消滅李德江。大哥,這四萬四千兵,就全交給你了,務必要訓練好,我們平定隴西,可全看這些人了。”
對於訓練士兵,羅通倒是從沒有愁過,讓他擔心的是糧草,羅通道:“李德江此來,必定跟我們打持久戰,屆時,銀城定是被圍的水洩不通,你的糧草可準備好了,至少要準備兩月之糧。足足六萬軍,所需糧草可不是一筆小數啊。”
羅毅輕笑道:“糧食乃大軍命脈,我豈能不準備呢,大哥放心,你就好生訓練士兵吧,糧食的事我會去辦的。”
“咱們...從來不缺糧食。”
沒一會,三人到了校場之上,放眼望去,全是攢動的人頭,趙文賢、趙文勇也在校場之上,跟李進、黃紹、賈雲等校尉交談著什麼。
羅毅等走了過去,羅毅問道:“你們在說什麼呢?”
趙文賢笑著道:“我們剛才在說,這麼多計程車兵,都沒有校尉、將軍,肯定要比武選定...。”
喜歡唐朝小侯爺請大家收藏:()唐朝小侯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