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初賽——也就是周賽——一週進行一次,每次五組節目,參賽四個專案,最後落一個周冠軍。
老開既擔心臘梅出事趕不了來,也希望她在演出前趕到,便做了兩手準備:預備下第六組。對人家說好:如果小女孩兒趕來了,就沒你的事,下週再參塞;如果小女孩兒趕不了來,你就上。
臘梅趕來了,第六組也就撤消了,惹得第六組的人嘴覺得老高。
上一個節目表演完了,該著臘梅上場了。為了給人一個驚喜,能夠讓大家眼前一亮,也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藝,臘梅是打著飛腳出現在舞臺上的,這首先就贏得了一片掌聲。
在老開的提示下,臘梅做了自我介紹。她坦言自己是個“孤兒”,現在跟著收留她的養爺爺。
她參加《紅雲大道》,是想把自己的才藝展示給人們,娛樂大家。只可惜自己沒有原唱歌曲,一律模仿。
“我向大家保證,只要你們說出歌名和演唱人來,無論是男聲女聲,老年兒童,我一定模仿的維妙維肖,如果你們說聲‘不像’,我就滾下《紅雲大道》舞臺去。
“再解釋一下:我說的這個‘滾’,可不是口頭上的‘滾’,而是雙手抱頭、把身子捲曲起來,像皮球一樣“軲轆”著滾下去!”
她的說辭又贏的一陣熱烈的掌聲。觀眾們私下裡議論紛紛:
“這個小女孩兒怎麼這麼大氣,說出的話一點也不像個孩子說的!”
“真是人才啊,開場白都說出高水平!”
“誰家有這麼個孩子,可驕傲死了!”
“剛才說還是個孤兒。有專長的孩子可都是用錢堆起來的,她哪來的錢學藝?”
“真是天生的英才啊!”
“…………”
臘梅是在別人的點唱中開始的。正如她自我介紹的那樣,人們無論點唱誰的歌曲,她模仿的都很像,甚至比原唱還優秀。演唱一首,引起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
這個點了那個點,唱了一首又一首,都停不下來了。最後還是在老開的制止下,才結束了這一輪比賽。
臘梅獲勝,繼續參演下一輪節目。
首場就贏得了好印象,接下來,臘梅只要一出場,就會迎來熱烈的掌聲。她依次表演了和大黃跳舞、變紙幣魔術和指定的非演不可的節目。
不論哪一個節目,都是舞臺上的亮點,都能獲得雷鳴般的掌聲。有的甚至站起來吆喝,要不是老開鎮著,準能把舞臺的頂子掀起來!
由於臘梅的節目特殊,評委和觀眾都是一路支援,最後她獲得了初賽冠軍。
演出一結束,很多人湧上後臺,有要與她簽訂演出合同的,也有來問她的舊紙幣道具是真的假的。當得知是真的以後,都要買。
舞臺不是談生意的地方,勞累了一晚上的主持人和編導都要回家休息,工作人員還要清理舞臺。
臘梅先滿足了評委老常的要求,賣給他一套“蘇三券”。然後對其他人說:“我們去外面談,別耽誤工作人員工作。”
“去你住在旅館裡吧!”有人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