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命人相憐,吳一吱兒見臘梅也孤孤單單,小東耳屋清冷清冷的。一點兒也不比他的西耳屋強。
再說,白頭髮老奶奶雖然罩著她,但也只是在命運上,不可能給她一間暖和的屋子。
吳一吱兒便對王貴蘭說:“反正是燒火炕,讓煙多拐個彎兒,就能暖和另一間屋子。不如給臘梅屋裡盤道火牆,煙透過火牆再冒出去。這樣,兩間屋子都暖和。”
王貴蘭:“你不說,我也有這個打算。那就讓壘火炕的人開啟東山牆,在東耳屋裡壘道火牆。”
於是,又打通了北房的東山牆,在東耳屋裡壘了道火牆,與北屋通間的火炕連著,吳一吱兒的火炕熱了,臘梅屋裡的火牆也熱了,屋子小,屋裡一天到晚暖煦煦的。
雖然有空間通道,臘梅凍不著,但這事只有她一個人知道。再說,屋子暖和了,王曉華她們來玩兒,也不挨凍,臘梅十分感激隊長和吳一吱兒。
見吳一吱兒的棉衣很陳舊了,臘梅便在前世花二十元錢,買了一件當時最流行的綠色腈綸棉上衣,送給了他。並囑咐說:
“這是白頭髮老奶奶給你的,說你天天燒火炕,把火牆燒的很熱,我今年冬天不挨凍了。為了感謝你,讓我給你送來一件棉上衣。”
腈綸棉上衣輕省又暖和,由於是化纖面料,平滑,有個嘎巴用溼毛巾擦擦就能掉下來,這對不愛洗衣服的老光棍來說,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把吳一吱兒喜歡的不行
老馬猴子見吳一吱兒穿上新棉襖,很是羨慕,幾次追問是從哪裡買的。
吳一吱兒忍不住,還是對同命人說了。
老馬猴子可就動了心思:自己看倉庫,幫不了臘梅的忙,自是得不到白頭髮老奶奶的恩賜。
如何才能給臘梅做點兒好事,討得白頭髮老奶奶的歡心,也給自己一件這樣的棉襖呢?
想來想去,想到了自己看倉庫的便利:小孩子沒有一個不喜歡吃零食的。自己近水樓臺先得月,每天都能拿到剛出窖的紅薯和出倉的玉米,何不每天在火盆裡烤幾塊紅薯、爆一把玉米花兒給臘梅。
白頭髮老奶奶見我喜歡這個孩子,關心這個孩子,說不定能給我一件吳一吱兒那樣又輕省又暖和的棉上衣。
於是,隊上每天往外拿紅薯時,他就揀最順溜的留下幾塊兒,在火盆裡慢慢烤熟。烤的紅薯外焦裡糯,老遠就能聞到烤紅薯的香味兒。
來取玉米,他也抓出兩小把兒來,在火盆的餘灰中爆成又白又胖的米花,一個足有制錢般大小直徑兩厘米)。
這個時期還沒有賣爆玉米花兒的,人們又見不到糧食粒兒,爆米花兒也成了孩子們少見的零食,稀罕的不行。
老馬猴子給了臘梅,臘梅則用來代替糖果招待小朋友,這樣,也能省一部分錢。
醉翁之意不在酒,臘梅自是知道老馬猴子的用意:他討好的是“白頭髮老奶奶”,而不是這具小身體,這足以說明“白頭髮老奶奶”已經深入到他的心靈。
既如此,何不把“白頭髮老奶奶”在他身上發揚光大,借他的嘴宣揚白頭髮老奶奶的存在和好處?!
臘梅也給老馬猴子買了一件與吳一吱兒一模一樣的腈綸棉棉襖。
把老馬猴子高興的沒法兒,供了臘梅一冬天的烤紅薯、爆米花兒。此是後話。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