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絳芸千里迢迢從池州回到京城後,還未進家門就見到來迎接自己的父親,以及站在父親身邊不清不願的錢氏。
“絳芸在此見過父親母親。”
“快快起來!”李嶽然高興的向前,想要扶起行禮的李絳芸,誰料李絳芸先一步起身躲過了李嶽然的好意。
“女兒累了,我想回屋歇息。”
“屋裡要是有缺的,就命人來要。”
“謝父親好意。”
敷衍回答後,不等李嶽然說出其他安排,李絳芸就帶著琴言往瀟湘院去。李嶽然的心中雖有埋怨之意,也只能撒手不管隨她去。畢竟他的這個姑娘已經正式得了桓嶽書塾的認可,比一般人家的小子都要金貴。
琴書提前收到李絳芸要回來的訊息,早早就回到瀟湘院收拾屋子。聽到人聲,琴書一怔,放下手中的東西匆匆往院門那跑去。
“姑娘!”
李絳芸衝著琴書一笑,“你這賢妻良母的模樣,該讓你未來夫君看看。”
“我還沒定親呢!姑娘瞎說什麼?”
“姐姐來信說,她去淮州滎川......是去看奶奶?”
琴書點頭,道:“四姑娘沒有跟我詳說。但四姑娘臨走前,留了東西下來,說是要給姑娘的。東西我都收好了,一會給姑娘送去。”
“好。”李絳芸微微點頭,便往屋裡走去,“你把東西找出來,一會仔細同我說說京城這些日子的要聞。還有家裡的事,我也想知道。”
李絳芸一進屋,看見乾淨整潔沒有塵埃的屋子,會心一笑。
“琴書她有心了。”
“畢竟那是琴書姐姐!”
“你要是有她半點細心,我就謝天謝地咯。”
“那我去給姑娘奉茶。”
李絳芸坐下,環顧四周。房間和她走時一樣,沒有多大變化。養在屋裡的植物精神挺拔,依舊翠綠。
琴書眉眼帶笑,捧著盒子進來。盒子裡裝著一本精緻的小說,封頁上寫著——白笏記三字。李絳芸小心翼翼的將書本從盒子中取出,翻開一看,“承微著”和“文錦書肆印”的字樣映入眼中。
李絳芸收不住臉上的笑意,道:“姐姐這份大禮,絕了......”
將書合上,扭頭問道:“近來發生什麼大事?”
琴書從李絳薇當上東宮伴讀講起,提到下江災亂以及京中謠言。
“再來就是三公子去國子監了。”
“國子監?”
“具體的我也不知道,這些事也不會同我說。”
李絳芸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去歇著吧。”
過完年,回到桓嶽書塾後,還要準備書塾的春考。那是隻有書塾的正式學子才能參加的考試,也是唯一獲取桓嶽學籍的方法。於她而言,至關重要,馬虎不得。一旦落榜,她只能從桓嶽書塾退學,匆忙嫁去封家。
回到京城不過兩日,封家就上門拜訪安遠伯府,下人來報時,李嶽然和錢氏俱是一驚,匆忙去迎。
來的只有封歸簫一人,他杵著柺杖笑嘻嘻的回了二人的熱情,就在下人的指引下往瀟湘院去。
就算不願招待,未婚夫親自上門坐到屋裡,李絳芸也不好一口茶都不給就攆人出去。
“你的紈絝名聲還能這麼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