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坐兩人來算,橫有十,豎有十,且稚童們坐的是滿滿當當的。
細數下來,這裡坐下了二百名稚童。
眾老頭的目光有些疑惑,望著朱業,等待著他的解釋。
朱業也沒賣關子,直接說道:“這裡的孩子除了個別是我朱家的孩子以外,大多都是從兗州逃難而至的災民之子。”
頓了頓,環視一週:“且......不分男女!”
“!!”
“!!”
“!!”
老頭們愣住了,心中高呼。
這怎麼可能?!
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不管他們再怎麼不相信,已經出現在他們眼睛裡的東西是騙不了他們的。
這個年代的讀書人是沒有寒門的,普通百姓能讀書?
簡直比登天還難。
據史料記載。
哪怕是在經濟異常繁榮的宋代,一本普通的書的價格大約在3克黃金,這個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1700塊錢。
以當時農民的收入來計算,買本書的資費相當於今天買套房子,需要二三十年。
有一個故事。
就是宋代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他的朋友對他說:我的兒子特別聰明,看書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全部記住。
而王安石的回答呢?
誰家兒子看兩遍?
意思就是說在宋朝,如果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是根本沒有資格讀書寫字的,因為書本的價格太高了,你必須看一遍全部記住,過了這村就不再有這個店
注意!
這是宋代!
而現在是漢代!
漢代的經濟和開化較之宋代,又要差了許多。
這個時代,所有的書籍和學識都是把握在世家豪強的手裡。
讀書?
你有錢都不一定讀得起!
這些老頭被稱為頗有學識,什麼叫頗有學識?
不知道從哪裡偷學著認識了幾個字,會寫一部分人名,懂點為人處事的小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