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覺得......說不定真的有神仙......”
“你說什麼?”元朗當然把元起的每一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可是本能還是讓他又重複問了一句。他實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可是一向最務實的元起,最先認清局面現實,最先拋棄自己原先身份的元起,而如今,居然因為一顆珍珠就居然開始相信怪力亂神來。
元朗放下喝了一口的水杯,轉臉去看那個一道屏風之隔的身影,他說:“你真的是元起?不會是元時裝的吧?”
元起從屏風後繞出,他手裡還捏著一粒珍珠,元朗就是為此而來。
元起已經鑑定完畢,他說:“這是西海珍珠。”
他又對光在看,珍珠把原本透過紙窗的柔和陽光聚集,微晃了他的眼睛。
元朗不自覺微微眯眼:“這個是上品的西海珍珠。你說,足足有八十三顆?”
元朗說:“對。一顆沒少,每人都數了三次。都是八十三顆。”
元起又說:“你覺得,那個莫名出現的美人,加上這些珍珠,都是白宣藉著黑雲壓城而設的局?他想仿先國師容氏立國,藉此揚名立萬?”
元起和白敬亭關係良好,與元朗不同,他一向稱白敬亭的為白宣。人前人後都是如此。
元朗說:“我不得不有所懷疑。”
元起點頭,又說:“所以你是覺得,他的這一切,都在仿照先國師的做法?假借天啟之像,傳真命之說,以此鼓動民心......”
元朗接他的話繼續說:“......鼓動民心,引發民心不穩,再以此傳言驚動石翠城城主,引發城主石白天的警惕,到那時候,即便我們眼下不以為懼,可是我們依然會如肉中小刺一樣,令他無法真正忽視,最終在這樣的壓抑之下,不是石白天下誅殺令,便是什麼先下手為強了。”
元朗只在分析的時候想這些事情,也不知道這樣的頭緒是一直深埋心中還是怎的,他明明感覺,平日裡是不曾想過這事的。然而他只要提及,每一個細節他都沒漏過。
元朗說:“你不覺得這個白敬亭,年紀輕輕,卻心思縝密?他實在是......我不知道他是雄心壯志還是野心勃勃。我只經此一事之後明白,這個北荒的石翠城,裝不下他白敬亭的野心。”
“可是我倒是覺得,白宣只是借利圖勢而已。”
元起如是說。
元起說:“他未必有你想的如此聰明絕頂。而且,這不僅僅只是憑藉聰明才智就能夠做到的。”
元朗說:“何解?”
元起道:“九哥,你不是商人,你不懂價值。我且不說我們元氏的商隊已經是北荒數一數二,被另外一隊商隊跟蹤,居然能夠如此之久不被察覺嗎?也不說那名美人要如何在僕僕風塵中保持姿色,要知道,你們在北荒行進了近兩月多才遇到黑雲壓城,北荒氣候多變,作摸不定,即便是石翠城最好的星象師都不曾觀測出天有異變,白宣是哪裡能夠有的奇人?還能默默無聞,不去石翠城謀求高位,卻只願意被白宣所用?——這些我都不論。且算白宣皆可做到。”
元朗皺眉聽他賣關子。元起分析的時候臉上總是帶笑,他很是知道自己怎麼樣揚起笑意的時候最是好看,這樣的一招,用在貴女碧玉面前總是管用。
——看得元朗眉頭就沒松過。
元起不在意這些。
他說:“九哥,你不是商人。”
他重複一遍。
元朗說:“我知道。”
元起再說:“九哥當初總是為了算學頭疼的。”
元朗現在就很頭疼:“我記得。”
元起又說:“所以一顆珍珠商價幾許,一隊緞匹價值幾何,九哥都是沒有概念的。”
元朗心情氣和,說:“你若是再不直說,再話中有話,我就打斷你的腿,讓你看看,我到底有沒有概念。”
元起很有概念,他算課也很好,十分穩妥地做到心中有數。
元起說:“對於珍珠,愛珠的人都知道,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當年因為天坑的緣故,去往南海的路途被封,導致南海珍珠幾乎絕跡,於是世人就開始推崇東珠。”
元起飛快說:“西海珍珠比不過東海明珠那樣的珍貴,是因為東海波濤洶湧,且那產出珍珠的蚌都喜在海底,且蚌重且厚,小的可以夾傷人腿,大的甚至可以將人困在蚌中活活溺死。所以東海沒有采珠人,能夠幸運遇到一個垂死的蚌,並且從蚌中取到珍珠,都要靠運氣。”
元起說:“倒是聽說每年的中秋前後,體內孕養珍珠的蚌都會在月華最好的深夜遊上岸邊,開殼曬月,東海周圍的漁民常常會趁著這個時候去抓捕活蚌。但是通常來說,活蚌曬月的地方大多都選擇在懸崖峭壁亦或者險灘之上,即便是那個時候去抓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東珠確實有其珍貴之處,一隻蚌只出一顆珍珠,且珍珠圓潤,瑩白無暇,最小都有黃豆大小,年久的蚌中還可以取出龍眼大小的珍珠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元朗聽到此處,說:“東海珍珠珍貴,常做貢品,當初元順帝為表達對那貴妃的寵愛,安慰她無之,便贈了她一顆東海明珠。足可見那東海明珠的珍貴。那西海珍珠呢?”
元起說:“西海珍珠要看地點。西海有淺灘,淺灘水中,也有很多會養育珍珠的蚌,那些蚌育養出來的珍珠也算是圓潤可愛,西海附近的漁民多年之前曾經仔細觀察為何有的蚌會育養珍珠,而有的卻不會。漁民發現,那些蚌其實是吞吃了含沙的食物,吐不出來,裹肉極其不舒,不得已才開始吐出東西包裹住令其不適的沙塵。吐個一年兩載,那東西就把原本的沙塵包裹的嚴嚴實實,成了我們看到的珍珠。於是西海的漁民便如法炮製,捉活蚌,塞沙塵,把蚌圈養在淺海。過個一兩年,市面上便可見到大量的西海珍珠。”
元起說:“大概也是因為如此,採珠人漸少,養珠的人反而多了起來。其實也好懂,養珠可比去深海採珠要容易得多,還不會送命,哪怕就算是十顆淺海珍珠價值比不上一顆深海珍珠,也不要緊,他們有二十顆三十顆乃至一百顆。照樣是划得來的賣買。也是因為如此,西海的淺海珍珠,變得不值錢。連普通家的女兒出閣,也可以帶的起滿頭的珍珠首飾了。”
元朗看元起手術的珠子:“所以這是不值錢的淺海里的西海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