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拿定了主意,那就出兵吧!
劉備給公孫瓚送出了書信之後,一直都沒有能夠得到回覆。他現在只知道曹操帶兵襲向了自己,自己是不是能有援軍來應對,自己是完全不知道的。他現在跑到徐州的心都有了。
畢竟,陶謙召集了幾萬人,準備和曹操拼個魚死網破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既然遲遲等不到公孫瓚的訊息。等著自己被圍城困死,不如直接帶著劉關張和自己手下的人馬一起跑到下邳,這樣人手多些也更加的安全啊。
其實,不是公孫瓚沒有給他回信。是公孫瓚回信的信使都被曹操給攔截住了。公孫瓚還沒有和曹操打過交道,他還不清楚曹操對於斥候和信使的兇殘。他還天真的認為,畢竟現在青州還是在田楷手裡。雖然說平原城受到了威脅,可是送個信什麼的還算安全。
在得到了公孫瓚擊敗袁紹的這個訊息的第一刻,曹操就知道自己不能讓劉備知道這件事。現在這個時代又不是以後,通訊那麼發達。現在兩個村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半年後才知道。
只要劉備不知道公孫瓚已經獲勝,可以隨時來支援他的訊息的話。劉備說不定就直接放棄了平原國,跑下邳的可能性最大。
這樣自己就有機會把劉備和陶謙一起弄死在下邳城。
戲志才知道了袁紹戰敗的訊息之後,也從濮陽趕到了廩丘。他覺得現在的情況,對於曹操陣營來說,已經到了“生死之際,存亡之秋”了。等他看到了廩丘,曹操已經帶著將領出徵了。廩丘城居然沒有留下主將駐守。他也只好一邊罵著娘,一邊自己留在了廩丘城。
其實他給曹操帶來了一條妙計,不過,先也只能安排了快馬去追趕曹操的部隊。然後把自己的妙計告訴曹操。
從廩丘到平原國,本來應該一路向北。不過曹操這次是想把劉備趕到徐州的下邳,和陶謙一起圍而殲之。並不想讓劉備跑回到公孫瓚那裡。
畢竟,自己的目的是殺了劉備。在陶謙手下殺了劉備可比在公孫瓚手下殺了劉備要簡單得多。
所以,曹操沒有辦法從兗州進青州,這樣就相當於逼退了劉備回到幽州。他選擇了取道冀州,從自己義兄的眼皮下,帶著人馬到平原,把劉備趕出來。
其實,劉備也想過要跑回冀州,這樣自己最安全。可是這樣實在太難看了。徐州雖然說是一塊死地。可是畢竟下邳,小沛幾個牆高城堅的城池,曹操肯定不能輕易就拿下。
而且,自己對於陶謙和公孫瓚,還欠著恩情呢,不能就這樣灰溜溜的跑回公孫瓚那裡。這樣對於公孫瓚和陶謙,都相當於自己完全沒有還給人家任何的恩情,只是這樣的灰溜溜的尋求庇護去了而已。
隨著曹操的進軍,劉備緊張的心情一日復一日的在增加。劉備想過,帶著自己全家和自己手下的人一起出逃,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可是他自己又實在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這麼做。
張飛覺得無所謂,反正自己背後就是冀州。大不了往北跑。關羽知道劉備的心思,勸了他幾次讓他直接去下邳,和陶謙合兵一處,還有和曹操一戰的機會。
而在他糾結的時候,他突然的得到了自己大哥,公孫瓚的來信。
“玄德賢弟,見字如面。前幾日與袁本初糾纏,實在無暇南顧。賢弟守平原城,能守則守,不能守則走。帶著人馬,去陶恭祖所處,與他共守徐州。等我消遣完了袁本初,再來助你奪回平原城。”
劉備拿到這封疑點重重的信之後,更加迷惑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據說送信的信使只是把信給了自己的人,就立刻走了。說是冀州戰事吃緊,看到平原城沒有被攻,要趕緊回去給主公覆命。
其次是信中完全沒有提及自己上封信中所的內容。直接就讓自己棄守平原。雖然他知道就算自己堅守平原,也肯定守不住。
最主要的是信中讓自己帶著人馬南下下邳,而不是到幽州支援自己。
這些看起來就很可疑的內容,都是劉備沒有辦法放心的。
疑點多,這是因為這封信根本就不是公孫在寫給他的回信。這是戲志才的“妙計”。
既然又怕劉備跑回冀州,又想劉備跑到下邳。那幹嘛不自己做個假訊息讓劉備出來送死呢?
對於這個計謀,曹操覺得實在是有點侮辱劉備的智商。
可是對於自己又沒有什麼成本。
“商店街的免費抽獎總是要抽一下的吧?拿包紙巾也是免費的啊!”
曹操還是這麼做了。
喜歡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請大家收藏:()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