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曹操慢慢逼近的情況下,得到了一封怎麼看都覺得有問題的書信。
書信是用公孫瓚的口吻讓他帶上自己的人馬去下邳找陶謙一起對抗曹操。
問題在於,這封信的疑點太多了。如果說有什麼不是疑點的內容的話,那就是這個竹簡的材質。確實是和公孫瓚之前給自己寫信的竹簡一樣。
“自己要不要如信中所說的奔向下邳。”
劉備找到了自己的二弟和三弟,決定借用一下他們的智慧。看看是不是三個人能討論出一個說法。
“雲長,翼德。我之前給公孫將軍寫的信,遲遲沒有回應。現在得到了一個回應,居然是如此這樣的。”
說罷,劉備把手中的竹簡給了關羽和張飛看了一下。關羽仔細讀了一邊信上的內容,覺得確實很可疑。可是,就算沒有這封信,自己三兄弟的原計劃也是南下去下邳啊。所以對於這封信的內容,也覺得多少確實有些可信。
張飛還沒讀完,就直接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大哥,二哥,這一定是曹操那賊人的計謀啊!”
“哦?三弟,此話怎講?”
“大哥,二哥,你們什麼時候見過公孫將軍這麼說話的?什麼時候見過他讓部將主動願意棄城的?每次不都是哪怕明知不可為,還是逼著自己的部將堅守城池的嘛?如果是他給的回信的話,應該是‘今日你遇敵不守城,明日他遇敵即棄城而走,那該如何是好?’公孫將軍一定會說,哪怕他不能幫我們,也得讓我們死守平原。”
張飛一下就把關羽和劉備的心裡話都給說出來了。在這個大家都在玩命裝傻說著假話的時候,突然蹦出來一個人說出來了真話。其實只是讓大家都瞬間陷入了尷尬而已。
劉備和關羽這一下就徹底“識破”了這封信是假的,很有可能是曹操的計謀。可是他們知道了又能如何?
“翼德,那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大哥,你不是來問我這信是不是真的嘛?我覺得他是假的,我們不能按照信上說的做。那我們就該固守平原。”
“翼德,曹操數萬大軍。”
這下張飛不回話了,他只是比較直,他絕不傻。他聽到大哥這麼回話,他也知道了,自己的大哥其實想好了怎麼辦了。
“翼德聽從大哥,二哥的安排。大哥說打,我就打,大哥說走,我就走。為大哥死戰於此,翼德也在所不辭。”
“翼德,你我兄弟不是起誓盟約過,要同生共死的嗎?我們都覺得這封信可能有詐,可是我們三個又不是什麼足謀之士。說不定這就真的是公孫將軍希望我們做的事情。畢竟一個小小的平原城,公孫將軍隨時可以打回來。可是如果徐州丟了,那公孫將軍該如何是好?”
“大哥說的極是!我這就去收拾行裝!”
自欺欺人,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用的。本來劉備和關羽就想好了去下邳,加上這封可疑的信件,給了自己一個臺階,自然也是這封信的內容,認證了自己內心的期待。
寫這封信的曹操根本不指望他寫的東西劉備三兄弟能信。
“他們又不傻,他們這麼能看不出那封信是假的呢?”
“主公,這計謀本來就巧妙在哪怕劉玄德知道是假的,他還是很有可能會這麼做。”
“難道說我看錯他了?他果然就是傻的嗎?”
“不是,主公。沒有和你說笑。你覺得面對我們進軍平原,劉玄德有什麼選擇?”
“出城應戰,死路一條。據城而守,死一大半。出城北逃,最安全。出城南逃,被我追殺?”
“那你覺得他最有可能怎麼樣選擇呢?”
“往北逃,找公孫伯圭,往南逃,找陶恭祖。劉玄德不是那樣遇到絕境還要死守的人。”
“去找公孫伯圭,劉玄德會那很丟面子。對吧,主公。畢竟他投靠了公孫瓚麾下,立的戰功加起來都沒有丟平原城來得大。棄城而走,丟人都丟死了。”
“那是自然,畢竟這個平原相還是公孫伯圭給他的。弄丟了回到幽州,實在是丟臉。”
“去找陶恭祖就不一樣了。陶恭祖一直都很欣賞他劉玄德。一直要讓他在自己身後,接替徐州牧一職。”
“啊?還有這事,我有點不太記得了。”
“主公,別鬧了。因為這個事情你還鬧過彆扭,說自己的地盤……”
“行了,行了,奉孝,我記得的,我記得行了吧。所以呢?劉玄德會為了面子跑去找陶恭祖?”
“主公,你又不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候要裝傻呢?你不是一直派著斥候監視著平原城嗎?”
對於這件事,其實曹操內心還是挺矛盾的,他一邊希望自己的計謀奏效。自己可以兵不血刃的處理了劉備,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宿敵不要這麼白給,會中這麼簡單又無腦的計謀。
“那就但願劉玄德中我計謀吧。”